聊到内娱,总有一些让人意外的亮点。以冯嘉怡为例,他在网络上常被称为“最贵配角”,据说他的身家有几十亿,跑去演龙套简直是为生活增添一点🕐️色彩。或许你会觉得,有钱人的世界实在难以理解,明明做着风生水起的生意,为何偏偏要在剧组里东奔西走。
不过,大家对他的理解其实有所偏差。有人戏谑地说,他演个配角的片酬连油钱都不够,开着豪车到片场也只是为了图个乐。然而,冯嘉怡其实是发自内心热爱演戏的。与一些为了刷存在感而跨界进入娱乐圈️的富豪不同,他每一部作品都倾注了真诚与努力。在《长安十二时辰》和《城中之城》中,他都留有身影,虽然角色不多,却丝毫没有让人觉得违和。
他的这份热情,或许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你可能不知道,他在14岁时就被父母送到澳洲念书。1969年出生的他,那个时代能够出国留学,很多人都认为他家境殷实。但事实上,他在澳洲的生活却相当拮据,毕业后因失业不得不打零工、拍低价广告,能挣钱的工作他都干过。
心中始终抱有演员🎭️梦的冯嘉怡,面对父母的不支持,颇受煎熬。有人猜测,父母或是故意想让他在异国他乡受些苦,以此磨练他的性格。然而,这些困苦却没有消磨他的梦想,反而让他愈发执着。1996年他回国,终于迎来了一个拍戏的机会,只不过那部作品至今都没有播出,连个名字都鲜有人知。
无奈之下,他只得暂时搁置演员🎭️梦,接手家业。不曾想,这一干就是十年,凭借在澳洲学到的本事,他的公司蒸蒸日上,成了他人眼中的成功企业家。这时,终于没有人能够阻挡他追逐演艺梦想的脚步,只是仍旧缺乏一个合适的机会。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2006年,他通过朋友结识了导演滕华涛。在《双面胶》中与海清的对戏,让后者对他刮目相看。两人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海清不仅是他的前辈,还给予了他很多指导。尤其是在他遇到总演同类角色的瓶颈时,海清帮助他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现如今,冯嘉怡的演艺作品展示出他无畏选择的勇气,无论是霸道总裁还是傻小子,他都能信手拈来,完全不拘泥于固定形象。而在内娱,很多艺人出道时便以主角🎭️为目标,认为配角没有分量。然而,想一想,若一部剧中,配角的表现胜过主角🎭️,反而该让主角🎭️感到羞愧。
拿他最近的作品《长安的荔枝》来说,虽然网评褒贬不一,但冯嘉怡的表现依旧相当亮眼。有人戏言,他这是在为自己铺路,将来或许能解锁更多不同风格的角色。
在当下的内娱圈,这种心态显得尤为珍贵。许多人争先恐后地争夺主角🎭️,抢占镜头,却遗忘了演技才是最根本的。看看那些经典佳作,许多配角比主角🎭️更令人难以忘怀,凭的就是扎实的演技。
关于他50亿身家的传闻,冯嘉怡自己多次澄清,称自己只是“小老板”。可这种传言往往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信以为真。不过,不论身家是否庞大,他那种不在意名利、专心做戏的态度,在娱乐圈️中确实少见。
我常常想,如果内娱能多几位像他这样的人,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态,或许我们能见到更多优秀的作品。毕竟,观众记不住那么多流量明星️,但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的演员🎭️,就算他们只是个配角。冯嘉怡大概就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前行吧,用作品说话,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