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6日,也就是三天后,姜昆唯一的女徒弟夏文兰将迎来去世10周年。根据内部人士透露,纪念夏文兰的专场演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演出将在她的故乡江苏盐城举行。
夏文兰与丈夫倪明携手演出男女相声,搭档超过三十年,他们被誉为“中国相声第一夫妻档”。萧陶曾写过他们的故事,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续篇,重点讲述夏文兰的故事,当然无法绕开倪明。
**01 上了《新闻联播》**
出道初期,夏文兰和倪明便开始在全国各地参加相声比赛,凭借优异的表现屡获奖项。值得一提的是,两场比赛分别是1991年的全国青年业余相声邀请赛和1995年首届“侯宝林金像奖”电视相声大赛。夏文兰在1991年获得逗哏二等奖,这是新中国以来女相声演员🎭️在此类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对此做了报道。而1995年,他们俩在央视演播大厅的决赛上虽未能拿到金像、银像、铜像奖,但却因运气巧合,首次亮相《新闻联播》。这一成就让同为参赛者的陈寒柏都感到羡慕,称其为“上了《新闻联播》太值了”。
此后,夏文兰和倪明频繁亮相央视,出演《曲苑杂坛》、《笑星大联盟》、《我爱满堂彩》等综艺节目。2003年,他们接到央视春晚的邀约,顺利通过一审二审,被媒体称为“春晚相声的一匹黑马”。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时,他们的节目却未能最终入选,遗憾地止步于第三审。
**02 贾玲的“不一样”**
2003年,刚就读于中戏相声大专班的贾玲与同班同学王彤合作,在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凭借《怎么了》斩获一等奖。这段相声的原创者正是夏文兰与倪明。
原来,中戏相声班开课后,李立山老师向倪明请求提供适合女学生的相声作品,倪明不忍拒绝,便将《怎么了》及其他作品的文本和演出视频交给了李立山。最终,《怎么了》被选中,成为教材之一。为了让贾玲更好地演绎这段相声,冯巩特意安排她随广播说唱团去江苏、安徽观摩演出,而夏文兰也跟随演出。贾玲在观摩了两场后鼓起勇气向夏文兰请教,夏文兰鼓励她,建议她按自己的感觉去演,而不是盲目模仿。
贾玲果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获得了相声小品邀请赛一等奖。倪明和夏文兰完全没料到贾玲会用《怎么了》参赛,为了不违背承诺,节目稍作修改,甚至连作者的名字都被更改了。夏文兰得知后只是淡淡一笑,并未介意,微笑着对倪明说:“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03 女相声演员🎭️的挑战**
自相声诞生以来,女性♀️参与其中一直备受质疑。曾有相声大师张寿臣直言:“女人上台相声好看,但一开口就会让人失望,打破了观众的期待。”不仅是他,许多相声人都不看好女性♀️说相声。即便是如今相声界的明星️贾玲,也认为相声是男人的天下。
然而,随着时代变化,郭德纲曾表示,“女孩说相声太难”,并规定自己不收女徒弟。但赵芸一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规则,成为德云社的亮丽风景。
夏文兰不同于赵芸一,她是南方人。相声作为北方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南方并未受到广泛认可,听相声的人少,表演的也更少。作为南方的女相声演员🎭️,夏文兰并非出身相声世家,但她的故事却令人动容。
夏文兰从小便显现出不同凡响的胆量,家中排行第四,盐城方言中她的小名“夏四”与“吓死”谐音。正因如此,她敢于挑战相声这一艺术形式,虽起初并不喜欢相声,但她依然能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遗憾的是,她的天赋却未得到长久的发挥,过早离世。
**04 掌声送行**
2015年5月28日,夏文兰被诊断为胰腺癌并已转移至骨头,倪明第一时间将消息告知姜昆。姜昆为她提供了特效药,但终究未能挽回她的生命。从初诊到去世仅仅80天,这对倪明来说是无比沉重的打击。夏文兰既是他的生活伴侣,也是相声事业的搭档。
在她的追悼会上,现场播放了她最爱的歌曲《掌声响起来》,并且大家自发鼓掌送别她。夏文兰倘若在天有灵,定会感受到这份来自观众的深深敬意。
用掌声送行的做法并非侯耀华首创,早在2006年马季去世时,马东便提议用掌声送别父亲。此后,侯耀华在常宝华告别仪式上的提议让这一仪式更具象征意义。
**结束语**
姜昆在夏文兰去世后给予她高度评价,称她为相声的宝贵财富。夏文兰一生奉献给相声,获得了观众的掌声、同行的尊敬、师父的赞誉。
萧陶在此引用八个字来总结她的一生:“笑声留世,艺德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