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追剧,看完了又觉得不过如此,如果自己写一个,肯定比他们强多了。有些人也就是想想,有些人还真就这么去做了。
前些天,一位大叔加了我,说他是一位退伍军人,目前在老家务农为生。虽然只有初中生文化,从小就酷爱电影,从七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搞创作。
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里,吃尽了难以想象的苦头,在家人不理解和社会不同情的情况下,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孤军奋战,走到今天,创作了二十部大电影剧本和十几部微电影剧本。
他敢打保票,好的所有作品都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
然后,给我发了好几个全剧本过来。
说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的作品搬上大银幕,了却毕生最大的心愿。
说实话,他对梦想的执着和强大的执行力,深深的感染了我。
还有一句话,特别有吸引力,就是他说这些作品都是从他生活的小天地里提炼出来的。
我对这种土生土长,接地气的、有生命力的创作观很期待。
我决定抽出一天的时间好好研读他的剧本,看下是不是可以尽一点🕐️绵薄之力。
很遗憾,我看到的这几个剧本的确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但更接近于几十年前的样板戏。
而且,模仿痕迹很重,每一个作品都像是对过去的某一部老电影的致敬,有样学样,既没有学到别人的精髓,也缺少创作者该有的发现和探索。
那种扎根泥土里的,他最亲切、最熟悉的内容,反而很少提及。
至于剧本的结构、分幕分场、人物塑造、台词功底,等等,就更不用提了。
虽然很同情,也有可能让他老人家难过,但我还是决定坦诚告诉他我的感受。
说我很敬佩您,能在有生之年创作这么多的作品。
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把自己的想法和故事记录下来,既能抒发情怀,也能陶冶性情。如果在网站或者在其他媒介发表,还能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坐而论道,不亦乐乎?
如果制作电影,就是一件非常高成本的事,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很大的投资力度。如果剧本不具备商业属性,就算别人投资几百万,最后亏的片甲不留,可能您也会于心不安。
您提到您的这些作品都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我认同。但以我的市场认知,真的不太适合拍摄成电影。
您提到的人生价值和心愿?我不太明白是什么?
是为了成名,让这么多年受的委屈得到声张,让那些不认可的人闭嘴,打别人的脸?还是为了金钱,通过一部电影,博个满堂富贵?
抑或是仅仅想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镜头,让自己塑造的人物变成影像?
如果是这样,其实可以把自己的剧本用极低的成本实现出来,给有兴趣的学生或者专业人士去拍成微电影,也可以拍成短视频形式,更便于传播。
顺便,也验证一下它的商业性。
最后呢,感谢您的认可,给我说了这么多肺腑之言,我也掏心窝子跟您说一下我的看法。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说非科班出身,就不能写好剧本,而是提醒一下,剧本创作和小说创作大有不同。
小说创作更侧重于个人表达,创作成本更低,即使没人看,沉没成本也不大。就算娱乐不了观众,自嗨一下也无妨。
而影视创作更需要一种为观众服务的心态,研究当下观众的精神需求,开发当下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否则,创作的内容会很糟糕,劳师动众,劳民伤财,对出品人和观众都不负责任。
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