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综艺的细分创新中,母单(即从未谈过恋爱的单身者)无疑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题材。这个题材的亮点十分清晰:那些因实力单身而展现的搞笑行为,往往能在当前的恋综中制造出明显的反差感。而它的弱点也同样显而易见:一旦笑点在节目初期被消耗殆尽,母单们那份青涩的情感便难以支撑节目后期的吸引力。这一点🕐️,优酷的《没有谈过恋爱的我们》便印证了这种矛盾,在节目前期带来了大量话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乏力。
近期,Netflix也尝试了这一题材,新节目《母胎单身恋爱大作战》邀请了10位毫无恋爱经验的母单们前往济州岛,进行为期7天的真爱寻觅。节目已经结束,冷眼想借着梳理整季的故事线,来讨论如何让这个题材成功突破前期和后期的瓶颈。
节目组的努力,堪称不遗余力
为了让这些母单们产生爱情火花❇️,节目组可谓是下了不少功夫。录制前7周,他们就安排了观察室的成员,从外貌、减脂、口才、心理等方面,对这些母单们进行为期七周的针对性训练。
而为了鼓励更多互动,节目组还设计了史上最频繁的随机约会环节。在刚入住小屋的前三天,白天他们会进行正式的约会,晚上则至少有两轮随机约会。观察室的嘉宾直言不讳:“这群母单要是不给他们安排约会,他们只知道各自躲回屋里,根本不知道怎么聊天!”
此外,节目组深知母单们很难在短短几天内了解彼此的喜好,因此他们为每位母单都准备了一本详细的“日记”,里面列出了他们喜欢的电影、香水、食物等,甚至包括“心动时希望对方说什么”。这几乎是将正确答案直接喂给了母单们,但他们似乎并不善于消化这些信息。
在强烈的单身惯性下,节目组的这些努力显得尤为无力。母单们在镜头前充满自信地宣布:“这次我要开始调情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尴尬操作——背诵以“巴”结尾的足球运动员名字,在游戏中展示:德罗巴、姆安巴、登巴巴……
其他恋综节目里,餐桌选座是一个极好的互动机会,而母单们选座的理由却是:因为那边离风扇近,比较凉快。
在《母单》中,前期的节目几乎像是一场搞笑综艺,满满的反向恋爱操作,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笑点。
节目组的“站位”巧妙避免了高高在上的嘲笑
尽管节目充满了“好笑”的瞬间,但这种笑点并未让人感到有丝毫的居高临下的嘲笑。相反,观众能感受到母单们的纯真和可爱,甚至带着些许笨拙的真诚。
节目组通过为观察室明星️赋予“恋爱教练”的新身份,建立了与素人嘉宾的紧密联系。明星️们成了母单们在恋爱道路上的支持者,他们为母单们提供指导、分享经验,甚至在他们出现失误时,焦急得比任何人还要心疼。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结避免了节目组将“高人一等”的姿态强加给素人,反而使他们显得更加亲切与可亲。
节目组在幽默背后,注重挖掘母单们笨拙行为中的真诚。在面对心动时,母单们毫无疑问是笨拙的。比如载尹,他明明知道汝明喜欢廷穆,却担心自己的告白会让汝明有负担,于是选择在私下撤回表白:“我对你只有五分的好感,但表现得好像有一百分”。这种笨拙的方式让汝明觉得荒唐,但其背后反映的是对感情的极度真诚。
载尹在得知自己无意中伤害了汝明后,写了两页道歉信,甚至向他人征求意见,只为向汝明传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即使表达方式拙劣,母单们依然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虽然他们在恋爱上缺乏经验,但对他人的关怀和体贴,依然让人动容。
恋爱综艺的新价值:从技巧到成长
尽管《母单》的约会中没有传统恋综中的那种暧昧拉扯,它更注重呈现“成长”的主题——如何学会去爱,尤其是在短短的7天内,母单们如何从青涩和迷茫中成长。这种“成长”的叙事线构建,让节目与其他恋综差异化开来。
节目展示了几位嘉宾在恋爱中的成长。例如,志受曾因曾遭跟踪狂而对异性感到怀疑,这让她很难建立信任;志软则因为童年的创伤,害怕亲密关系。而胜理由于童年经历排挤,形成了强者思维,他在感情中的表达极度竞争性,导致他将情感误解为与他人的竞争,甚至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发起了“拼酒大赛”。
然而,这些“错误的表达”和“笨拙的行动”正是节目中最动人的部分,观众能从他们的变化中看到爱的真谛。正如冷眼所言,爱情的真正意义并不只在于“牵手成功”,而是在于爱的学习与成长。即使并非每段感情都以圆满结局收场,但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改变与治愈。
结语:深挖母单的成长,才是成功的关键
如果要让母单这一题材真正成功,节目组必须深入挖掘每位嘉宾的成长历程。毕竟,爱情并非简单的“心动”与“告白”,它需要情感的积淀与自我认识的提升。像《母单》这样的节目,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成长,更突出了爱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于未来的恋综市场来说,这种以成长为核心的叙事方式,或许将成为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