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本来能够大受欢迎的电影,竟然因两位不相干的女性♀️发言而遭遇滑铁卢。曾几何时,\"傅首尔面相\"成为了攻击他人的代名词,专指某些群体的“脏话”。然而,当大家看到苏敏与傅首尔站在一起时,才明白了什么叫“相由心生”。可以说,她们的“翻车”早有迹可循。
对于喜欢上网的人来说,傅首尔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她以在脱口秀节目中“贬低丈夫老刘”的段子而成名,之后开始对“家庭煮夫”表示不满,最终选择了离婚。她与苏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是离婚女性♀️,并且都在追寻所谓的“独立女性♀️”的生活。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宣发团队,无意中给出了两位女性♀️这一形象结合的“效果”。本来,制作团队或许想通过她们传递一些温馨的家庭观念,但谁知她们的惊人言论彻底毁了这一切,直接拖垮了电影的口碑。影片本意是表达“长辈对子女的关爱”,然而这两位却说了一些与电影价值观完全相悖的内容,简直让人无法理解她们的思维方式。
首先,傅首尔提出以自身的经历为例,强调十多岁的孩子应当拥有独立的人生观,暗示父母不应干预孩子的成长。她还不经意间多次提到自己离婚的事情,实在让人感到不解,谁问她的婚姻了呢?明明是关于家庭温情的电影,为什么要邀请两个离婚的女性♀️来担任宣发?制作团队到底是怎么想的?
接下来是苏敏,这位“重量级”人物在宣发活动中将自己代入“猪妈妈”的角色,提出“猪妈妈是否也应该离开浪浪山”。这番话简直是在暗示女性♀️应当摆脱家庭束缚,去追求独立的生活。难道这就是电影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吗?还是宣发团队觉得,男女对立的话题会更吸引眼球?
苏敏之所以能走红网络,实在让人惊讶。56岁那年,她选择离开家庭,抛下两个三岁大的外孙,独自去自驾游。她提倡女性♀️不应被家庭责任束缚,要勇敢追求自由。问题是,女性♀️追求自由的同时,孩子怎么办呢?如果她的女儿听了她的言论,把自己的三岁孩子丢下,去追求所谓的自由,那她又会如何反应?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宣发团队似乎自掘坟墓,傅首尔和苏敏的言论不仅让观众产生反感,导致了大量家庭观众的抵制,也使得票房逐渐下滑。从一开始的两周八亿票房,到如今的滑坡,电影的前景岌岌可危。这真是她们所期望的结果吗?本来电影有机会冲击更高的票房,却被这两位女性♀️的言论摧毁了。
其实,大家并不是讨厌傅首尔和苏敏本身,而是讨厌她们代表的一类人。以傅首尔为例,之前在节目《再见爱人》中,她就曾表现出“野心勃勃”的一面,总觉得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太多,认为丈夫老刘不够上进,渐渐地她对婚姻产生了不满,最终选择了离婚。她以为离婚后可以拥有更广阔的未来,可现实却让人失望。她的一些过于极端的言论简直不堪入耳。她宣称追求女性♀️独立,实际上不过是为了迎合流量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她觉得自己成名了,开始嫌弃老公,但她怎能忘记,自己正是凭借吐槽丈夫才获得了关注呢?如今,她依然频繁提起自己的“失败婚姻”,似乎已经没有新段子可写了。
更为可笑的是,傅首尔将“独立女性♀️”这一标签当作了自己赚取流量的工具。如果真心追求独立,为什么要频繁谈论“失败婚姻”?一个独立女性♀️,难道真的需要靠男人的失败来博取关注吗?这正是她被用“傅首尔面相”来调侃的原因,不是因为她长得丑,而是因为她的做派和一些人有着相似的面相,仿佛是一种“精于算计”的内心写照。
至于苏敏,她的故事更令人深思。作为一位普通农村女性♀️,56岁的她敢于脱离家庭,选择自驾游,这份勇气和决心让许多人欣赏。她因此走红网络,最终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甚至还拍成了电影《出走的决心》。她提倡女性♀️不应被家庭束缚,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家庭。她在丈夫酗酒家暴的情况下选择离婚并带着孩子生活,这种做法值得尊敬。可是她在宣发活动中却说出“猪妈妈是否也应该离开浪浪山”的言论,这让人难以理解。她为何要将自己和猪妈妈的婚姻生活做对比?电影中的猪爸爸并不是反派角色,为什么要给角色强加莫名的标签?
傅首尔和苏敏两人,既然要为“独立女性♀️”代言,就应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而不是空谈一些与电影本质毫不相干的观点。她们不仅毁了自己的形象,还牵连了电影的票房,真是令人遗憾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