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披哥又开始了新一季的播出,很多观众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激动!毕竟,这档节目可是老牌综艺,从第一季起就凭借其不小的成绩收获了大家的关注。
其实在披哥开播之前,早就有了类似的节目,那就是《追哥》。当《浪姐》火爆后,芒果台宣布将推出披哥,然而就在芒果筹备之际,竞争对手却迅速推出了《追哥》。不知道大家当时是否有过误解,认为《追哥》就是芒果口中提到的“披哥”呢?毕竟,从节目的形式和细节来看,二者几乎如出一辙。
直到《披哥》正式亮相后,观众才恍若明悟,发现自己被“追哥”给蒙了。不得不说,《追哥》的收视和热度一度也不差,但一旦《披哥》登场,瞬间将其甩得远远的。《追哥》不仅未能获得观众认可,反而成为了《披哥》的“垫脚石”。《追哥》那种追求油腻话题的风格,早早就被《披哥》所摒弃。在节目一开始,披哥就明确表示,绝不允许油腻的行为,任何不合适的举动都要立刻停止。正是这种原则,让《披哥》一举取得了横扫大江南北的好成绩。
随着《披哥》的爆火,后续的几季节目制作就轻松了许多。节目一开播,观众自然蜂拥而至,光是节目的嘉宾名单公布,就能引发全网的讨论。从最初的名单曝光,到最终确认,再到节目播出,每个环节都充满了话题。正是这种强大的话题性和自带热搜的魅力,让《披哥》成了综艺圈的老牌劲旅。
这一季的嘉宾阵容一出炉,再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今年的阵容中一共28位哥哥,他们分成了不同的团队。值得注意的是,这28位哥哥中,有14位是曾经参加过前几季节目的熟面孔,其中一些人甚至已经参加了三次。没错,所谓的“回锅肉哥哥”已经占据了一半的位置,这样的情况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难道将来会不会出现“常驻哥哥”,每一季都能见到他们,直到节目结束?
不过,随着节目逐渐形成这样一个模式,也有人开始质疑,或许这已经不再能体现“披荆斩棘”的精神。毕竟,节目要解决的“荆棘”已经没有多少了。如果一个哥哥在节目中出现一两次还能说得过去,但如果出现三四次,那新鲜感是不是也会逐渐消失呢?对于这样频繁回归的“回锅肉哥哥”,不少观众提出了质疑,当然也有人表示理解。
节目组似乎在人员选取上陷入了困境。正如苏醒在“集结篇”中所说,似乎这些“回锅肉哥哥”并不完全是节目需要他们,而是节目本身依赖这些熟面孔才能继续运转。没有这些哥哥的助阵,节目恐怕也很难继续。
在最新一集的节目中,哥哥们的“一公”舞台终于播出。看完之后,有一点🕐️让我特别想谈一下,就是王铮亮在表演时的“被侮辱”事件,这件事无疑让《披哥》失去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这次的一公选曲对0713来说格外艰难。本来节目组安排了一场卡牌游戏,而王栎鑫本身非常擅长这类游戏,大家都以为这次肯定没问题,没想到他们却屡屡失误,最终不得不接受了一首他们并不喜欢的《一人行》。为什么他们不喜欢这首歌呢?因为这首歌是一个高难度的唱跳舞台,而且还要求一镜到底,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难度大,既然选了这首歌,大家只能硬着头皮排练。在排练过程中,苏醒和王栎鑫因为节奏问题发生了争执,这一场景甚至冲上了热搜。大家都知道,正式演出前会有好几次彩排,但由于舞蹈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彩排的效果并不理想。看到这一幕后,导演提出了批评:“张远和王铮亮要配合好,张远的身体律动过强,反而让王铮亮显得不协调。”
听到这样的评论,王铮亮当场打断了导演的话:“不是,这是我的问题,不要把问题推给他,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这是在侮辱我。”王铮亮直言不讳地表示,导演这种话是在指桑骂槐,实则是在侮辱他自己。
坦白说,节目组这样做确实有些不妥。问题出在哪儿直接说清楚,大家都是成年人,谁有问题应该是谁承担责任,何必要将责任推给别人呢?
那节目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很简单,节目组想制造话题,增加节目的热度。许多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往往不惜采取极端手段。而这次的做法显然就是为了挑起张远和王铮亮之间的矛盾,制造话题。如果能激起粉丝之间的对立,节目组自然能坐享其成。幸运的是,王铮亮冷静应对,迅速表态这完全是他的责任,并表示与张远无关。
看完这一集,我真的是有点想吐槽节目组,为什么就不能专心做节目呢?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节目组这么做,最终只会让人失望。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