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西游记》横空出世,迅速在全国掀起了一阵观看热潮。家家户户的电视机📺️前,孩子们欢呼着要看“唐僧师徒取经”,而家长们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部经典剧集中,唐僧的角色经历了三位演员🎭️的更替,而其中徐少华的演绎最为人记住。他的唐僧不同于汪粤的威严,也不如迟重瑞的慈爱,却是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最帅唐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拍摄到第九集“女儿国”时,徐少华突然决定离开剧组,原因竟然只是片酬差了区区五块钱!这一选择,直接改变了他的演艺轨迹。三十多年过去,如今67岁的徐少华依然在各地商演时穿着廉价的袈裟。面对曾经的那个“冲动”决定,他是否会有一丝后悔呢?
徐少华18岁时考入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经历了激烈的变革,第一届招生仅有24个名额,竞争异常激烈。幸运的是,徐少华脱颖而出,与倪萍等人成为同班同学。在这里,他不仅系统学习了表演,还遇到了他的挚爱——杨琨。徐少华外貌出众,备受关注,而杨琨则凭借才华赢得了他的心,两人在频繁的排练和交流中,逐渐坠入爱河。
毕业后,徐少华顺利进入山东省话剧院,之后很快迎来了演艺生涯的第一次重要机会。在电影《精变》中,他首次担任男主角🎭️,凭借清新儒雅的形象,他迅速被香港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小生”,名声大噪,也吸引了《西游记》导演杨洁的注意。
1983年,杨洁导演邀请徐少华试镜小白龙,然而徐少华的儒雅气质让杨洁一眼决定他就是唐僧的不二人选。为了更好地演绎唐僧,徐少华增肥十几斤,成功从一个儒雅小生转型为一心向佛的圣僧。可是,拍戏过程中,一场关于片酬五块钱的争议,却让他与导演杨洁发生了冲突。
据马德华透露,拍戏时孙悟空和猪八戒有很多武戏,每月能拿五块“辛苦钱”,而徐少华在“女儿国”这类文戏里,台词量大、情感戏多,却没能得到这额外的五块钱。他忍不住去找杨洁理论,杨洁则回应道:“人家武戏吊钢丝多辛苦,你的文戏相对轻松。”此时,有人指责徐少华过于“玻璃心”,为五块钱斤斤计较;但也有理解者认为,他看重的是自己在剧组的价值是否被尊重,而非这点微不足道的钱。
除了徐少华,剧组中还有一位演员🎭️也与片酬发生了令人咋舌的故事——饰演小白龙的王伯昭。早在剧本筹备阶段,杨洁导演就看中了王伯昭,认为他是小白龙的最佳人选。但王伯昭觉得小白龙这个配角毫无挑战性,提出如果要演,他就要演唐僧。杨洁导演虽已选好唐僧人选,但却不想错过王伯昭,最终答应了他1500元的高片酬要求,而当时《西游记》剧组的经费非常紧张,主角🎭️的片酬不过几十元。王伯昭凭借三集戏份,拿到了比主角🎭️还要高的片酬。多年后,王伯昭在节目中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后悔,这段历史也随之曝光。更有人猜测,杨洁导演当时为王伯昭付出高价,是因为她本人也是王伯昭的粉丝,而徐少华是否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一番心酸呢?
除了片酬问题,徐少华离开剧组的另一个原因,是山东艺术学院给他提供了一个攻读导演系的机会。在那个时代,考上大学意味着稳定的工作和光明的前途。站在剧组与学业之间,26岁的徐少华最终选择了后者,放弃了名利和掌声,踏上了另一个未知的领域。他看似温文尔雅,但其实内心非常倔强。这一选择虽然不被理解,却也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
时至今日,徐少华不再活跃在大荧幕上,而是偶尔出现在一些商演活动中。尽管外界时常调侃他“唐僧发福了”,他依旧我行我素,保持着当年拍戏时的严谨和规矩。和杨琨携手走过四十年的他,选择了低调的婚姻生活,远离了娱乐圈️的纷扰。
有人评论说,徐少华放弃了璀璨的星光,选择了平凡的生活;也有人认为,他虽然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却坚守住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五块钱的故事,不仅是徐少华个人的经历,更是一段时代的缩影,象征着普通人在社会变迁中捍卫自尊的艰难与无奈。
如果你也站在那个十字路口,面对五块钱和自己的价值,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