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自上映以来,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其导演兼主演大鹏依旧在全国各地进行第四轮路演。即便电影票房已经渐渐走向尾期,但大鹏仍旧不遗余力地参与推广。有人提出,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原本预测10亿的票房目标已经下调,估计最终只能维持在7亿左右。毕竟,电影的制作成本高达三亿,这样的票房成绩可能会造成亏损,这才让大鹏如此卖力地继续跑宣传。
在最近的一场路演中,一位网友直言不讳地提问,电影到底亏没亏?为何再次使用庄达菲这位被质疑资源咖的演员🎭️?还有,为何总是拍马伯庸的IP?大鹏面对这些直击痛点的问题,毫不回避,认真作答。从他的表情和态度看,似乎也意识到电影目前的成绩并非尽如人意,但他尽力让大家理解,这一切也只能尽力而为,听天由命。
亏了没?大鹏算账给你看
观众们一直好奇,《长安的荔枝》到底亏不亏,因为这部电影的投资无疑不小。首先,演员🎭️阵容的成本就不低,尤其是其中的几位大牌;其次,影片的服化道也非常讲究,营造了精致的视觉效果,再加上大鹏频繁的路演,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电影的整体成本。然后,我们再来看票房预测,最初预测可达10亿,但上映之后的预期一度下调至8亿,甚至最高时还曾希望能突破12亿。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票房不断波动,甚至下滑至7亿左右,导致大鹏在社交平台上发问:“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看?”
对于这些疑问,大鹏直言不讳,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电影并没有亏。”他解释道,电影的盈利并不只是依赖票房,衍生品的联名合作、即将上线的网络平台等,都会为电影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即便票房并未达到预期的10亿,基本上也能保证不亏本。大鹏更是表示,他不会让投资方亏损,话语间透露出对自己作品的信心。然而,换个角度看,导演的话虽然保证“不亏”,但也隐含着“只保本”的意思,票房无法到达一个真正的“赚翻”的水平,足以让投资方开香槟庆祝。
直接戳中敏感问题
提到票房低迷,有人质疑是不是演员🎭️的号召力不足。大鹏的回答也显得有些无奈:“如果大家觉得演员🎭️们不好,那是我做导演做得不够好。”影片中的演员🎭️阵容包括了大鹏本人、白客、庄达菲、杨幂和刘德华等一线演员🎭️,以及众多脱口秀演员🎭️,按理说,应该不会缺乏号召力。但无论如何,大鹏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将责任推向了自己。
接着,又有网友提出了更为尖锐的问题——为什么电影还会选择庄达菲这位常常被质疑为“资源咖”的演员🎭️?尤其是在她在电影中展现的岭南口音一度没有持续,后续竟然直接放飞自我,转为北京儿化音。这一表现引发了观众的不满。大鹏并未回避,而是坦言自己和庄达菲曾有过不错的合作化学反应,而庄达菲也非常适合这个角色。尽管大鹏的解释合情合理,但问题在于,她的演技并没有能够撑起这个角色,最终仍让观众产生了不少疑虑。
更让人感到耐人寻味的是,围绕马伯庸的IP展开的质疑。很多人认为,投资者似乎不明智地将钱花在了一个接一个的马伯庸改编作品上,完全没有为电影产业的多样性考虑。对此,大鹏直言不讳:“我喜欢马伯庸的作品,觉得这些故事好。”这无疑说明,艺术家与观众的审美偏好有时是有所不同的。
导演圈的“安陵容”
面对一连串直戳痛点的问题,大鹏显得有些敏感。他的表现让人不禁联想到《甄嬛传》中的安陵容,既无特别的个性,也缺乏一击即中的亮点。他努力工作,拼命付出,却总是在努力与天赋之间找不到那个突破口。如今,他的状态似乎就像一位兢兢业业的学生,拼尽全力却得不到老师的青睐。对此,他感到非常的内耗和不安,而这种情绪通过一连串的路演和社交媒体互动展现了出来。观众也戏称他为“导演圈的安陵容”,意味着他在导演圈中并不算最突出,既不差劲,也没有鲜明的个性。大鹏的努力虽然可见,却还是在某些方面缺乏独特的突破。
总体而言,《长安的荔枝》虽然在演员🎭️阵容和制作上都付出了大量心血,但在票房和口碑上却未能达到预期。作为导演,大鹏的坦诚和坚持值得尊重,但电影的最终成绩无疑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