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杨君 中央电视台资深媒体评论员,节目主持人
媒体人物:李安 国际电影导演
杨君:享有一定国际声誉的中央电视台著名媒体人,著名节目策划、主持,也被称为国内少有的复合型媒体明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也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专业的第一位电视传播学硕士,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位被派驻美洲东方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曾主持央视《世界经济报道》《纪实十五分钟》和《半边天》等多个栏目。
1999年开始出版媒体专著《英雄三部曲》(《英雄》、《现在》、《笑容》),由于形象时尚,风度气质俱佳,温和与智慧并存,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被称为央视“智嘴”,国际著名大家金庸为《笑容》亲自写序,对杨君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多次出任中国电影电视发展高级论坛主持人并当选主席,2001年获得“新世纪百名杰出女性♀️”称号,并成为今日霍州“环球20位最有影响力的世纪女性♀️”仪式上唯一的颁奖嘉宾,影视传播学作品被译为17国语言。
2002年入选WHO'S WHO世界杰出职业女性♀️,2002年10月出任香港“两地影视业大型交流活动”主持人,2003年3月8日世界妇女节,中国邮政发行了杨君“笑容”系列邮票及首日封。杨君被国内外媒体称为近年来中国影视界的焦点人物之一。
《杨君访谈媒体人物》、《杨君访谈国际媒体》介绍
媒介、思想、碰撞,当今媒体风云人物,谁在说?作为北京广播学院电视传播学专业第一位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杨君坚持传播学研究达26年之久。
杨君1990年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传媒学专业第一位硕士研究生,1992年因品学兼优成绩优异获得国家教委研究生奖学金和三台奖学金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以媒体评论员的犀利笔锋撰写大量以媒体为内容的调查及评论,首次提出电影具有媒体属性的观点,同时指出应将媒体的范畴包含八大传播媒介——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图书、音像、网络等。提出以媒体事件中的典型人物作为研究个例来纵向集纳考察中国及世界媒体发展的观点,并加以成功实践。
《杨君访谈媒体人物》、《杨君访谈国际媒体》是我们准备了三年之后隆重推出的国际国内几百位媒体顶尖人物的大型访谈,以前沿、客观、发展、国家、国际的眼光考察中国媒体走向,有权威人士预计该访谈的推出和媒体人物的成功思想将对中国媒体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和影响。
嘉宾简介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生于中国台湾省屏东县潮州镇,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 ,华语电影导演、编剧、剪辑、制片人,毕业于纽约大学。
199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推手》 ,该片获得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提名 。1993年,拍摄剧情片《喜宴》 ,该片获得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94年,执导剧情片《饮食男女》,该片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1995年12月13日,执导的剧情片《理智与情感》上映,该片获得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00年7月7日,执导武侠剧情片《卧虎藏龙》上映,该片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凭借该片获得第58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 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大卫·林恩导演奖 。
2005年12月9日,执导的剧情片《断背山》上映 ,该片获得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李安凭借该片获得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导演 。2007年9月24日,执导剧情片《色·戒》上映,该片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2009年2月,出任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2001年,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 2012年11月21日,执导3D冒险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 ,凭借该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2018年8月,获得美国导演工会终身荣誉奖 。2019年10月,执导的科幻片《双子杀手》上映 。2025年4月,获得第7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 。
《卧虎藏龙》:曾经中西冰火两重天,李安人文江湖的悲情与无奈2000年,李安带着《卧虎藏龙》雄心万丈冲入内部市场,他有理由这样认为,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李安集中西合璧的精华,耗费无数心血制作出来的,当时李安拍了许多西片后,正如李安说的:我心里一直想拍一部富有人文气息的武侠片。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终于这一部历经磨难的电影上映了。但是内地市场给李安泼了一瓢冷水,票房只有1400多万,而1年后在北美上映时却斩获了近2.05亿美元💵,若是没有北美的票房,电影估计亏得体无完肤,而戏剧性的是,电影的命运如同当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一样,多年后被人津津乐道,如今豆瓣的评分为8.2分。
正如豆瓣中有评论说的:十年之后再重看,在意的竟然不是那些眼花缭乱的对打,而是片中略带生硬的对白。人至中年的苍凉心境,已经能慢慢体悟。
这部电影在当时可以说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不但在北美收获高票房,更是获得无数好评,本片共获奥斯卡6项提名,获奖除了最佳外语片外,更是收获了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配乐共四项大奖,这部电影也是奥斯卡史上唯一一部荣获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由于李安的执着,这部电影是拍出了李安心中的人文气息的武侠江湖,但是由于走得太快,却让当时观众没有跟上才导致如此境况。
在好莱坞,虽然制片厂体系已经不是主流,但是架构还存在,所以当时有两种导演,一种是给定了电影大纲和剧本,你照着拍就成了,若是不到位可以开除走人,所以经常有美国大片拍到半中间换导演的事,然后出来的成片一样保证质量;还有一种则是导演就是剧本,导演和剧本是绑定在一起的,没有导演则没有了电影的精髓,李安就是属于这后者。
李安生在台湾,电影学习在美国,并且在美国浸染多年,更能体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矛盾,而让西方的华人和下一代真正了解中国的文化,虚拟的武侠江湖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出发点,因此李安想要拍出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一个自己理解的江湖,在这个江湖里,功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性的纠结,这就是兼顾艺术与市场、东方与西方的人文气息的《卧虎藏龙》诞生的由来。
但是李安在当时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并不能真正理解。
约定成俗的武侠江湖
江湖是约定成俗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武侠小说源远流长, 《史记·游侠列传》可以看作是武侠小说的萌芽,唐代《聂隐娘传》、《红线传》,元明之际的《水浒传》; 清代的《三侠五义》等形成了一个历史悠久的武侠世界,而这个武侠世界到了近代如还珠楼主、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更是把奇幻、历史和武侠人物杂糅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更高的境界,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更是人尽皆知,到现在还能记忆起当年躲在大学教室或是自习室里疯狂刷这些大家武侠小说的情境。
再随着这些武侠小说的电视电影改编,如《绝代双娇》、《天龙八部》、《楚留香》、《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方世玉》、《新龙门客栈》等的红火,一个视觉上的武侠世界就此形成,在这个武侠世界里,大侠们飞檐走壁、刀光剑影,流血不流泪,无一例外功夫都是动作优美,流云行水,武侠江湖快意恩仇,儿女情长,敢爱敢恨,其中的张曼玉在《新龙门客栈》中的金镶玉更让人过目难忘,把风骚泼辣的江湖儿女情演绎得入木三分。
那些才是江湖的世界和江湖儿女们生活的地方,所以当徐浩峰执导的《倭寇的踪迹》出场时,大家还是感觉看不懂了,这是什么武侠呢,太过于写实了吧,而当年李安的《卧虎藏龙》并没有写实,却写意了,电影中的人物如轻功如此飘逸,儿女情长则是欲放而收,含蓄并重。
在人物形象上,李安要让周润发演出李慕白的那种含胸拔背,虚灵顶功,塌腰敛臀的大侠风范,武功招式要点到为止,体现出静中之动方为真动,动中之静方为真静的意境,弄得当时的武指袁和平感叹道:哇,这个谁看得懂,要怎么搞?
袁和平一语成谶,内地的观众已经经过了多年的熏陶,习惯了那种刀光剑影的江湖世界,一下子来到李安的人文气息的世界,不蒙才怪呢。
但是李安还不仅仅是这样安排武侠世界,更是在人性方面刻画了三个经典的形象,却又是以文艺带头,武功点缀的形式,在当时算是剑走偏峰,这种人性的纠缠在西方观众看来是很对味的,但到了内地显露出一点🕐️水土不服了。
多年以后,袁和平按自己的想法拍了一部2千万成本的《卧虎藏龙:青冥宝剑》,票房大卖2.56亿,武打效果是有了,却没有李安原作中的意境,豆瓣评分4.8。
人性的矛盾与纠结
李安说:电影比我大,电影引发的回响又比电影大。
李安在电影里刻画了三个经典的形象,正如李安在《十年一觉电影梦》详细分析了这三位人物设定的性格。
俞、玉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片子骨架的主部分,玉娇龙外在很女性♀️化,十分仰慕俞秀莲跑马江湖所享有的自由豪气。但她的内在很阳刚,追求纯粹的技艺,在感情上主控性强。
点击
俞秀莲,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侠,外在做的是男从的事,拥有江湖智慧,人事练达,然而内在却十分的女性♀️化,她想成家,稳定性强。
李慕白受累于大侠之名,面对两个女人开始了人性的挣扎,面对武艺与武德的冲突,情感的压抑和奔放总是两难的事,最终他的无法入定出关也注定了他悲剧的下场。
李慕白想退隐江湖,当然更想和俞秀莲一起退隐,但是遇到了玉娇龙这个不按常理出牌外在野蛮女子,却是惹出一段江湖的恩怨出来。
李安试图通过这三位不同的经典形象去展现江湖的儿女情长也许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快意恩仇,而是在大环境影响之下,看上去的自由却是被束缚得无法自由,展现出来的是悲情和无奈。
玉娇龙是个矛盾的复杂体,她向往的江湖就是快意恩仇,不必为江湖的框架所限制,所以那些江湖你来我往,看面子讲名号之类的江湖行活在她这里行不通的,但是身为女子却被父亲安排待嫁,在这种挣脱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仰慕的人如李慕白和俞秀莲,不是想教她就是想劝她回归到正常的轨迹中去,但是她那颗自由奔放的心却不允许她这样做,因此表现出来的则是乖张和叛逆。
俞秀莲虽然外表大大咧咧,外在是一个女侠,同样受到所谓礼教的束缚,和李慕白相爱多年,一个不敢问一个不敢求,拖拖拉拉了许多年,两人互相压抑中只能眼神传情,却摆脱不了世俗的束缚,要是玉娇龙早就和李远走高飞,何必要等呢?但是女性♀️化内在受传统束缚的俞做不到。
俞对于玉娇龙有着妹妹般的情,可能正是看到理想中的那个我在她身上体现,所以对玉娇龙一再忍让,但是世俗的女性♀️稳定情感又让她想管住玉娇龙,回归到常态,如同父母对孩子们经常说的那一句一样:这样做都是为你好啊。
李慕白这个大侠当得很累,由于俞秀莲以往的一纸婚约导致他无法迈出最后的一步,他想握紧俞的手却又不得不松开,终于下定决心要退隐江湖了,青冥剑被盗后,面对玉娇龙的狂野,他的心也不自觉的狂热起来,但是情理上他要压抑自己,但这个压抑也是艰难的,所以当俞秀莲问:武当山收女弟子吗?李慕白纠结的回答:为她也许破个例吧。
当然借口还是为了她好,免得她走上绝路,这一种情欲的内心奔腾依旧在大侠的声名之下被压抑,但是这种情感的一丝外发都能被双方感知到。
玉娇龙对于李慕白无比仰慕,但又在他声名之下无法靠近,因为李太压制自己了,但是她还是会勇敢的去问,问追求,而李慕白知道这种是不可能的,最终明白自己浪费了一生却没有玉娇龙的勇敢和果断,只能在临死前诉之心声。
俞秀莲最后对玉娇龙说的,答应我,无论此生你的决定如何,一定要真诚的对待自己。因为她直到最后,才明白原来想要自由其实很简单,只要真诚的对待自己,问自己想要什么就成了,何必在意礼仪和名声呢?
最后玉娇龙从桥上一跃而下时,小虎也明白此时的玉娇龙已经获得了自我的自由,在这三人当中,从自由的矛盾到最终的自由,追求得最痛快最快意恩仇的反而是玉娇龙。
李安说的,好东西是冷静以后再回味,回味时还有真情在内,有经验,也有点距离。
多年以后,当再次回味这部电影时,才发觉当时真的没看懂,没有看懂李安超前的思想和他心中的武侠江湖世界,江湖世界原来就是一个虚拟化的世界,何必要局限于给定的世界,自己心中有一个人人文气息的武侠世界也是一件美事。
朱光潜说的:美感是一种冷静后的回味。不外如是。
摘自《杨君访谈国际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