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2025年的微短剧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新动态或许是动漫短剧。
近期,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发布了三项漫剧扶持新政,包括开放番茄小说超6万部IP授权库,对符合平台标准的作品提供单集5000-2万元的制作补贴,以及年度预算超2亿元的头部精品采买计划。
而这还不是今年唯一的平台动作。
B站早在今年3月就表示今年的重要探索方向是动漫短剧;6月,针对动画短剧推出的扶持政策“觉醒计划”,提供30%至100%的成本覆盖,最高分成也高达80%。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经有数千部授权网文被B站UP主改编成动漫短剧。
快手今年2月正式成立专项小组,暑期启动“漫剧星漫计划”和“暑期超燃漫剧季”活动,对创作者给到流量倾斜与成本补贴。
甚至不只是各平台,杭州余杭区政府也发布了漫剧产业支持政策,包括2亿元的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最高1000万元的重点项目扶持以及最高100万元的制作配套费等。
动漫短剧能够获得如此扶持,得益于本身突出的增长表现。
抖音方面透露,根据巨量引擎最新数据显示,4-7月间,漫剧剧目供给量以83%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容,播放量与点赞量分别实现92%、105%的复合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年内将突破200亿量级。而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动漫短剧的观看人次就已突破20亿。
不仅如此,同样来自巨量引擎数据,近半年漫剧流水规模翻了12倍;其中累计消耗超500万的动态漫达10部,TOP1剧目消耗已突破千万品类,整体消耗规模持续扩大。
一些作品跑出了相当漂亮的数据。《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我在末日当僵尸》等爆款,抖音端播放量分别高达1.9亿、1.9亿;《我能回溯时间》抖音端原生充值超500万元。
在B站,《我独自拯救反派》有4.5万名用户付费“充电”,《炼气练了三千年》全平台累计收益近800万元。
市场规模预计年内将突破200亿量级。相关企业数量正呈指数级扩张,预计将突破数十万家。
如此增长的背后,是各平台逐渐看到的,动漫短剧颇为诱人的增长可能性——覆盖微短剧、二次元、AI三大风口。
微短剧如今已经成为行业显学,其发展趋势和前景在此不做赘述。
二次元产业的价值至今还在持续被看好。艾媒数据此前预估,2024年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接近网民规模的一半;同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而AI作为一种近年来持续落地的科技生产力,在漫剧领域已经表现出突出价值。
上线5天播放量破500万、目前累计破千万的《明日周一》,就是一部超过80%内容通过AI生成的作品,不到10人的制作团队,45天内就完成了50集全部内容制作;而传统2分钟漫剧制作周期长达一周,制作效率提升至少7倍。
这或许可以视为今年动漫短剧爆发式发展的一个缩影,当AI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创作领域,充分解放了传统动漫创作的人工和经济成本问题,让动漫短剧反过来成为了相较于真人内容,更低价、更快捷甚至具有内容优势的强势力量。
AI和动画制作的优势,在内容领域,相较于目前题材重复、场景相对简单的真人剧,AI在呈现大场面、包括一些幻想题材的时候有天然优势,如《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三星堆:未来启示录》等作品,可以直接呈现神话场景,还有《铁姬钢兵》等科幻类作品。
此外在市场领域,动漫短剧对二次元用户的激活,包括覆盖用户的年龄层,都有别于传统以下沉市场为主的微短剧用户。
这也意味着,其或将区别于男频、女频,打开微短剧产业的全新市场。
诚然,正如两年前的微短剧一样,刚刚进入升温期的动漫短剧仍存在内容质量良莠不齐、内容同质化严重以及版权©️乱象等各种问题,AI的使用也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但无论从商业逻辑还是目前的数据表现,对于动漫短剧或许都可以保持更乐观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