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又炸了锅!
8月25日深夜,一条朋友圈截图迅速刷屏网络,掀起轩然大波。
饰演“狄春”的演员🎭️赵志刚,突然发长文,怒斥知名导演娄烨“卷款跑路”。
更爆出自己为支持好友拍戏,抵押房产、车辆,最终却落得妻离子散、背负巨债的悲惨结局。
令人震惊的是,赵志刚甚至声称“遗书已写好”,并放出狠话,约定下周开直播,与娄烨正面对峙,要求一个“说法”。
这场突如其来的“反目大戏”,不仅牵扯到两位在业内合作超过20年的老朋友,也让无数影迷陷入迷惑。
曾联手打造多部国际奖项作品的黄金搭档,怎么突然撕破脸?
昔日信任,如今变成声泪俱下的控诉,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认识赵志刚,是因为他在《神探狄仁杰》里饰演的“狄春”一角。
那个正义耿直、忠诚聪明的角色,让无数观众记住了这个有些书生气的年轻人。
可现实中的赵志刚,远比荧幕上复杂得多。
1979年出生的赵志刚,是北京电影学院出身的专业演员🎭️。
凭借《神探狄仁杰》的热播,他成功打响了知名度,眼看着事业要进入上升期,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转行。
不是转型演技派,也不是追求流量路线,而是直接走到了镜头背后。
从2005年起,他开始创办自己的影视公司,彻底转型做幕后制作人。
几年间,他参与制作了不少项目,比如电影《刀见笑》,还有当年热播的《藏海传》,他就是这部剧的执行制片人。
更厉害的是,他旗下公司还曾签约过姚晨这样的实力派演员🎭️,足见他在行业内也不是泛泛之辈。
赵志刚后来成为“福莱魔石”公司的股东,并持有公司41%的股份,不仅是影视人,还是个不小的资本方。
没想到,因为一次影视投资,导致娄烨陷入债务风波,也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2022年,他和老朋友娄烨展开合作,双方的公司签下一纸合同,共同启动了一部名为《三个字》的电影项目。
剧本由赵志刚亲自创作,演员🎭️阵容则是豪华到爆:男主角🎭️是易烊千玺与秦昊,李现、章宇、王传君等实力派也都在名单之中。
这原本是一场“双赢”的合作,一边是懂内容的创作型制片人,一边是有资历有口碑的导演,看起来前景一片光明。
可这部电影刚开拍没多久,问题就接连冒头。
据内部消息透露,《三个字》项目启动初期,由于信任,赵志刚方面几乎把全部拍摄权限都交到了娄烨手中。
而娄烨也确实一人身兼数职——导演、制片人、监制、项目总负责人,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项目几乎成了他“说了算”的单人操作。
可就是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局面,很快让人察觉到了不对劲。
福莱魔石在例行财务审计时发现,项目账目异常混乱,多笔大额资金去向不明。
随着核查的深入,真相开始浮出水面。
娄烨不仅涉嫌通过伪造合同,还被指私吞票房分账,涉及金额约合人民币3400万元。
除此之外,还有180万元资金被以“剧组应急支出”的名义提现。
这些操作,不仅严重违反了合同,也让赵志刚彻底崩溃。
要知道,他为了这个项目,不仅掏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还抵押了房产和车辆,全力支持拍摄。
原以为是老友携手共赢,结果却成了一出“被掏空”的悲剧。
所以,今年7月23日,福莱魔石影业终于按捺不住,正式向警方报案。
案件由北京朝阳区经侦支队立案,罪名直指“职务侵占”。
当天,公司一位名叫张女士的员工,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实名举报视频。
镜头中的她情绪激动,几度哽咽,控诉娄烨在担任电影《三个字》主控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侵吞项目资金。
搞假账、套公款,最终导致整个项目资金链断裂,公司几近崩盘。
据知情人透露,调查显示娄烨涉嫌通过伪造后期制作合同,非法转移资金达1370万元。
而根据现行刑法规定,职务侵占金额达到1500万元及以上的,将面临最高无期徒刑的处罚。
娄烨若不主动退还或配合调查,可能面临10年刑期。
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会第一时间跳出来紧急辟谣,坚称一切都是“无中生有”。
娄烨在回应中坚称自己“问心无愧”,还指控是“有人别有用心,想借机夺走《三个字》的主导权”,并扬言将对造谣者提起法律诉讼。
但这番表态,并未完全平息舆论。
评论区并非一边倒支持他,许多网友表示“看最终司法调查结果”;
也有人疑惑,曾被视为“物欲淡泊”的娄导,怎么突然卷入这么复杂的经济风波?
但接下来的爆料,直接把他的“清高人设”击得粉碎。
狗仔曝光了一段关键录音。
据称,这段录音提到娄烨与公司法人徐乐,在项目期间为自己和核心成员统一购买了价值高达52万元的商业保险,远超行业常规标准。
此外,娄烨还多次通过虚假名目为个人消费报销:
他花六千多元买了一双私人奢侈鞋,转头却以“拍摄服化”名义入账;
他为自己添置新手机,通过“办公设备采购”入账;
他甚至还把给摩托车做的改装费,挂在了“道具组车辆升级”的账目上,一笔一笔都算得明白。
这些细节如果属实,无疑指向一个核心问题:他是否早有预谋,将剧组预算当成了自己的私人钱包👛?
面对这一连串指控,赵志刚彻底绷不住了。
他接连在社交平台发声,字字泣血,情绪崩溃。
他写道:“我拿出全部积蓄,抵押了房子和车,就是想和老朋友拼一次艺术理想,结果换来一场血本无归。”
他控诉自己如今债务缠身,项目夭折,合伙人避而不见,“妻离子散”四个字在字里行间格外刺目。
他直言自己如今连基本生活都维持困难,还要面对来自外界的质疑与嘲讽。
最令人揪心的是,他表示:“我连遗书都写好了,我不是想炒作,我是真的被逼到绝境。”
他在文末向娄烨发起公开挑战:“下周一,敢不敢直播对峙?我带着合同、对账单、全部资料当场开麦.
咱们面对所有观众讲清楚,到底谁在撒谎,谁在害人!”
曾经的老友,如今形同仇敌;曾经共担荣辱的创作伙伴,如今相互举报、对簿公堂。
一边是自称被“骗到倾家荡产”的投资人,一边是坚称“清白无辜”的名导,这场风波的真相,或许只有法律才能给出答案。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闹剧背后不仅仅是金钱的裂痕,更是影视圈内“信任、权力、底线”失守的又一次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