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恩怨情仇『郭德纲』,于昨天晚上又开了一场直播,主要?目的,就是推销他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相声演义》。
『郭德纲』直播的主题也很明确:
《相声演义》新书首发
一本窦天宝,半生『郭德纲』。
在『郭德纲』直播开始的时候,在线观看人数基本上都是5万到6万,后来又突然蹦到10万。
但比较诡异的是,从10万会突然跌到8万,然后又上10万,不管怎么说,还是比较反常的。
跟『郭德纲』平时直播,动辄10万 相比,昨天的在线观看人数确实有点少了,可能是卖书的缘故吧。
在推介《相声演义》的过程中,『郭德纲』的徒弟问,北漂的三进三出,非常的困难,您在那会儿,感到困难和绝望的时候,是不是和您书中的窦天宝有相似之处?
『郭德纲』毫不犹豫地回道:
那是肯定有相似之处。我第一次进北京,八十年代末的时候,那会儿一心想跟人家一样,进专业团,然后评个级,能说相声,穿个小西装,抹个红嘴巴,给大伙儿出去慰问去,然后有工资,感冒发烧了单位也能报销,那就是当时最大的愿望。
『郭德纲』第一次进北京,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进专业院团,成为体制内的相声演员。
但是,一个没有多少背景的年轻人,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捧上铁饭碗?
『郭德纲』说到这里,稍微有点伤感了:
但是,后来就是种种原因就回去了,第二番再回来,就又回了一次北京,物是人非。
其实市场、社会,已经都有变化了。第二回来,我后来想了想,第二回来北京,可能就是为了凑数。什么都没干出来,就又回去了。
『郭德纲』前两次进北京,都是无功而返。
心有不甘的『郭德纲』,又有了第三回闯北京:
第三回是1995年,年底左右。其实那会儿,在天津已经唱了好几年的戏了,在戏曲小班里面,学的戏也够吃,也能活下来。
但我想了想,终非我所愿,就是想能够更好吧,从1995年底,差不多又到北京。
为什么说『德云社』明年算30年?所谓的30年,其实是按照我个人的,从艺经历来的。
从我1996年,第三次进北京,到现在,也就是明年,是30年,这才有了『德云社』30年大庆。
『郭德纲』感慨地说:
我进北京这三次,每次感受都不一样,你每次的追求也不一样,每次得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前两次,糊里糊涂就过去了,到第三次,你也可能看见点光明了,你也可能看见饭了,但你同时也会收获大量的是非,这就是你的乐趣,痛并快乐着。
@兰石读书习字?:『郭德纲』第三次进京,历经不少挫折和磨难,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郭德纲』自己才能明白。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不管怎么说,『郭德纲』,最终总算是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创立了自己的小园子——『德云社』。
至于『郭德纲』说的,同时收获了大量的是非,其实也很正常。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谁让你突然就红了呢?枪打出头鸟,羡慕嫉妒恨的人肯定不乐意啊。
在直播中,『郭德纲』还谈到了当年创业的艰难,也聊到了站在玻璃橱窗里的窘迫。
但『郭德纲』说自己并不难过,电视台用你做一个节目,自己到现在都感谢人家。
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那些坎坷的经历,可能就不会有『郭德纲』的成功。
朋友们,您说呢?我要上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