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顺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华语影视市场,票房过百亿的男演员🎭️层出不穷,而主力军几乎都是大陆新生代与中生代演员🎭️。相较之下,昔日红极一时的港片巨星,已经难以在票房层面与之抗衡。
截至2025年3月,刘德华凭借171.42亿的总票房排名第十,是榜单前十中唯一的香港艺人。他与成龙、周润发、周星驰一样,都是港片辉煌年代的代表。然而相比于老搭档们渐渐淡出主流,刘德华无疑过得最好。原因在于他及时转向内地发展,并在题材选择上更贴近大陆观众的口味,甚至搭上了科幻热潮的顺风车。尽管如此,刘德华并不擅长喜剧这一内地最受欢迎的类型,因此仍难与大陆顶流抗衡。
成龙的经历恰好相反。早年间成龙在内地同样极受欢迎,但随着年纪渐长,频繁参演口碑不佳的作品,《十二生肖》之后几乎没有再拿得出手的佳作,导致观众逐渐失去耐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生代与中生代演员🎭️的迅猛崛起。
张涵予凭借硬汉军警的荧幕形象杀出重围,总票房达到184.23亿。原本单一的人设,在军事片、战争片成为国产电影主流后,反而转化为优势。从《湄公河行动》开始,他的戏路被牢牢定型,而国庆档、春节档的固定军旅题材排片,也让他一路走高。
易烊千玺的表现更为亮眼,总票房189.61亿,稳居新生代第一梯队。《长津湖》《满江红》等大制作中,他与老戏骨同台对戏丝毫不显稚嫩。奖项层面,他已在柏林、东京等国际舞台上斩获荣誉,未来冲击影帝只是时间问题。凭借作品厚度与票房号召力,易烊千玺已不再是“新人”,而是华语电影最具潜力的中坚力量。
李晨虽然累计票房达到190.33亿,但口碑远逊。他在荧幕上的高曝光率更多依赖配角与大制作“蹭票房”,而转型幕后失败、形象受私事影响,也让其职业道路颇为尴尬。尽管如此,凭借人脉与一定的票房号召力,他依旧稳入百亿俱乐部。
刘昊然则凭借《唐人街探案》系列奠定票房根基,总票房190.88亿。作为悬疑片口碑最好的系列电影,“唐探”几乎成了他的票房保障。而在《南京照相馆》等作品中,他展现出不俗的表演实力,也在尝试更多元的发展路径。
张译的实力毋庸置疑,以220.58亿的成绩领跑。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他都是票房与收视的“双保险”。他低调务实,鲜少炒作,但其作品几乎部部叫好。只不过,因计划暂时息影,未来票房成绩或将停滞。
黄渤则以233.55亿的总票房继续证明了自己“百变影帝”的实力。喜剧、文艺、家庭、玄幻,他几乎无所不能。唯一的短板在于长相,不适合单枪匹马扛起票房大盘。近年他更倾向文艺探索,显然是转向艺术追求。
王宝强同样拥有强劲的票房号召力,总票房接近250亿。外形虽不占优势,但凭借《唐人街探案》系列以及自身喜剧气质,他成为票房屈指可数的“大杀器”。其热度与吸金力,仅次于沈腾和吴京。
吴京以347.14亿的成绩高居第二。他不仅是演员🎭️,更是推动战争片、动作片成为国产电影主流的关键人物。从《战狼2》到《流浪地球》,吴京用一系列爆款改变了国产大片格局,成绩当之无愧。
位列第一的沈腾则以370.16亿的成绩坐稳票房王座。经济低迷时,喜剧和励志题材往往最受欢迎,而沈腾恰好占尽优势。虽然尝试转型动作片失败,但他的喜剧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爆款,“喜剧之王”的位置短期内无人能撼动。
回望这份榜单,可以看到港片巨星逐渐退居二线,大陆演员🎭️则接棒崛起。从类型片演员🎭️的定型化生存,到新生代艺人的全面突破,再到喜剧与战争片的两极主流,国产电影正迎来新一轮的格局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