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君,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调派至哈尔滨进行创作的编剧,自1961年起便在这片曾经饱受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收集了大量东北抗联英勇斗争的事迹。其中,一则发生在北满抗日期间的故事令他感动至深。故事讲述了一位地下交通员从黑河到哈尔滨传递情报,住在一家小客栈等待接头人。然而,接头人迟迟未现,交通员一直坚守在客栈,直到身上的钱花尽,饿了四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最终差点饿死。接头人终于赶到时,这位地下交通员几乎无力再行动。
1962年5月,沈默君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苏里找到了他,希望他创作一个“小成本、故事性强、人物突出的电影剧本”。沈默君很快想到了那个深深打动他的地下交通员的故事,经过与导演尹戈青的讨论,得到了一个建议:“如果能写一个‘一家人都很亲,但又不是亲人’的剧本,肯定有戏。”于是,沈默君迅速构建了故事框架、人物形象和情节。
在创作过程中,好友罗国仕也参与了进来,两人住在长影厂后的小白楼,沈默君写完一章,罗国仕就负责抄写并进行修改润色。到7月底,剧本的第一稿终于完成。初稿讲述了东北抗日期间,李家三代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艰苦的斗争中,为保护和传递重要密电码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最后全家为保密电码而牺牲。剧本巧妙地通过一盏红灯,把这三代不同姓氏的人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革命最终必将胜利。
剧本完成后,长影厂内部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包括将李家孙女的名字从李月娥改为李铁梅,日本队长的名字从松井改为鸠山等。1962年9月,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在《电影文学》上发表。当时,沈默君和罗国仕采用了笔名“迟雨”和“罗静”。
剧本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读者纷纷来信表达对剧本的赞扬,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特别是对结局的讨论最为激烈。最初的结局中,李家三代人全部牺牲,而多数读者认为这样的结局过于悲惨,要求将李铁梅的命运改为活下来,并把密电码交给游击队。沈默君采纳了这一建议,修改了结局:李铁梅活着,把密电码交给游击队,游击队消灭了赶来的日本军队,李铁梅跟随游击队继续抗日。这个光明的结局更加符合人们对革命胜利的期待,同时也为整个悲壮的故事注入了希望的色彩。
毛主席对剧本的评价极高,指出:“我原想李玉和一家三口都不要死,否则看了太悲,但那时的情况又确实如此,敌人对我们残酷,很厉害,都改掉了可能不行。”从送审到改写、审核通过,电影剧本经过了五次修改,历时九个月。1963年,电影《自有后来人》终于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李玉和由赵联饰演,李奶奶由车毅饰演,李铁梅由齐桂荣饰演,韩焱饰演日本鸠山队长。
电影《自有后来人》在1963年全国上映后,凭借精彩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并激发了戏曲界的改编热潮。豫剧、京剧、黄梅戏、粤剧等多种剧种纷纷加入改编行列,推出了如《红灯传》《三代人》《雪里红梅》《一份密电码》等改编作品。在众多改编版本中,哈尔滨京剧团的《革命自有后来人》和上海爱华沪剧团的《红灯记》最为出名,被誉为“南北两盏红灯”。
哈尔滨京剧团凭借其雄厚的创作和表演实力,将《自有后来人》改编成现代京剧《革命自有后来人》。剧团从1962年下半年开始积极筹备,由史良玉担任导演,史良玉、王洪熙、于绍田共同参与剧本改编。演员🎭️方面,赵鸣华饰演李奶奶,梁一鸣饰演李玉和,云燕铭饰演李铁梅,张春鸣饰演日本队长鸠山。经过半年的排练,京剧版《革命自有后来人》公开演出,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演员🎭️们的精彩表现,很快获得了观众的喜爱,甚至在1963年6月已经公演了上百场,场场爆满。
与此同时,上海爱华沪剧团也将《自有后来人》改编成沪剧《红灯记》,并由凌大可和夏剑青进行改编,王育执导,演员🎭️阵容包括凌爱珍饰李奶奶,袁滨忠饰李玉和,韩玉敏饰李铁梅。沪剧版对电影情节进行了较大改动,特别是红灯的象征意义被进一步加强,情节设计更具惊险和曲折性,展现了沪剧独特的叙事风格。
《革命自有后来人》的京剧和沪剧版本的成功,不仅为京剧院后续的改编奠定了基础,也让这段抗日历史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激励了更多人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后来,当沪剧《红灯记》剧本送到阿甲手中时,他对故事深感吸引,并决定将其改编成京剧。阿甲与中国京剧院的领导们商讨后,确定京剧《红灯记》应当充满悲壮感,并让观众在欣赏京剧的同时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与信念。剧本的改编和音乐设计由翁偶虹、刘吉典等专家共同完成,演员🎭️们也通过深入的生活体验和多次排练,最终成功呈现出一部精美的作品。1964年5月,京剧《红灯记》首次公开演出,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