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暑期档,一匹意想不到的黑马悄然登场——《戏台》。这部电影由陈佩斯自导自演,他将自己创作并演出的同名话剧搬上大银幕,故事背景设定在民国动荡时期,聚焦一支京剧班社如何在乱世中艰难求生。影片投资规模不大,题材也不算迎合潮流,但自7月25日上映以来,口碑不断发酵,19天内票房突破3.85亿元,豆瓣评分稳定在8.0,热度远超许多人预料。
影片的魅力之一,依然来自陈佩斯的喜剧基因。戏班的台柱金啸天(尹正饰)因情伤与过度抽烟而晕厥,班主(陈佩斯饰)与戏院经理(杨皓宇饰)只得绞尽脑汁将其唤醒,好继续演出;军阀洪大帅(姜武饰)乔装微服到戏院,却被黄渤饰演的票友“大嗓儿”戏弄得团团转,甚至还要求让这个“不会唱戏的人”担纲《霸王别姬》主角🎭️;与此同时,六姨太思玥(徐卓儿饰)也神秘现身,作为金啸天的狂热追随者,她的出现更令剧情荒诞与戏谑并行。台上台下、虚实交错,营造出极具张力的戏中戏效果。
然而,喜剧只是一层外壳。随着剧情深入,洪大帅亮出真枪,要求班主不断违背常规与艺术底线。第一次,他强迫更改票务安排;第二次,他命令不懂唱戏的老乡上台饰演楚霸王;第三次,他竟要求改写《霸王别姬》的结局。班主一次次妥协与挣扎,最后更面临艺术原则与生死存亡的双重抉择。
影片提出了一个直击人心的疑问:动荡年代里,艺术家如何在强权逼迫下坚守自我?是选择屈从,还是执着于艺术精神,以微薄之力进行抗争?这一拷问既是对剧中人物的,也是对所有观众的。陈佩斯在银幕上展示的,正是艺术价值背后的执念与倔强。四十余年的艺术道路,他始终坚持较真、不愿妥协,这份可敬与可爱,贯穿了整部电影。
当然,《戏台》并非完美。有人认为影片过于突出班主的艺术理想,忽视了其他戏班成员的生存窘境;有些荒诞桥段与喜剧元素,衔接略显生硬,让观众在笑声与沉重之间切换时略感突兀。尽管如此,这些不足并未彻底削弱观影体验。
从更高层面来看,《戏台》的意义并非在于历史还原,而在于寓言式叙事。它让当下的观众理解过去艺术家的挣扎与坚守,映照出人性在乱世中的脆弱与坚韧,也展现了面对权力时的一丝勇气。陈佩斯的角度或许偏向知识分子,但他敢于提出问题、直面困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勇气。
表演方面,群戏表现极其出彩。尹正、黄渤、姜武等演员🎭️将人物特质演绎得鲜活立体,幽默之中不失厚度。陈佩斯饰演的班主更是在喜剧与沉重之间游刃有余,将人物的无奈、挣扎与坚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厚重与趣味并存的表演,为影片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戏台》是一部笑中带泪的佳作。它兼具趣味性、思想性与艺术价值,不仅令观众发笑,更引发深层次的思考。陈佩斯用影像回答了一个跨越时代的问题: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混乱,艺术最可贵的,永远是对信念的守护。真正打动人心的,始终是扎实的剧本与真诚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