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天,俞敏洪在社交平台晒出一段视频。镜头里,一位抱着吉他的老人开口唱起《当你老了》。
一眼就有人认出来——是成方圆。
65岁的她,白衬衫、牛仔裤👖,脖子上搭着一条彩色围巾🧣,依旧带着当年的洒脱。只是眼窝深了些,面容也松弛了,可一开口,那熟悉的嗓音依然清澈,只是多了一份沉静。
一曲唱罢,俞敏洪上前合影。不少人感慨:那个陪伴童年的歌声,竟也这样快地走进了暮年。
她这些年过得怎样?
文艺世家出身,自小是“别人家的孩子”
1960年,她出生在山西太原,祖籍湖南湘潭。父亲是电影美术师,母亲是配音演员🎭️,都是北影厂的老职工。
在物资紧缺的年代,她的童年却不缺琴棋书画。小时候跟舅舅住在太原,邻居拉二胡,她听得入迷,偷偷学会。回到北京,母亲惊讶于她竟拉得有模有样,于是正式让她学琴。
小小年纪,手指磨破也不喊苦,贴上胶布继续练。她学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单纯喜欢。17岁,她考进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成了二胡尖子生。
大学四年,她不仅练得二胡炉火纯青,还偷偷自学吉他。港台磁带听了一遍又一遍,常常通宵模仿。
毕业后,她进入中央乐团当二胡演奏员,但并不满足。别人排练,她在录歌;别人练琴,她在宿舍学英语。
1982年,因女歌手临时退场,她顶替演唱《游子吟》。没想到一开口,惊艳全场。那首歌温柔又有力量,一夜之间唱进千家万户。接着,《童年》《请到天涯海角来》让她红遍全国。
那个抱着红吉他,自弹自唱的女孩,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文艺女神”。
她的火爆程度是,街头女孩们都模仿她:牛仔裤👖、吉他、校园歌。媒体称她为“最清新的流行女声”。
90年代,她成为内地第一个开个唱的流行女歌手、第一个自弹自唱的女歌手、第一个唱英文歌的女歌手。她走在时代最前头,开风气之先。
两段婚姻,两次伤痛
成方圆的第一段婚姻来得很突然。对象是她的大学英语老师。她欣赏对方的学识,觉得他成熟稳重,没谈多久就结婚。
可真正过日子才发现,差异太大。一个讲语法,一个唱流行;一个追求安稳,一个向往自由。她四处演出忙得脚不沾地,而丈夫性格内向,生活规律。聚少离多,矛盾渐深。
她想聊艺术,他只关心柴米油盐。最终,爱被消磨殆尽。离婚时,她三十出头,没有孩子。
第二段婚姻,是和王刚。1991年,两人在《综艺大观》结缘,荧幕上的默契延续到生活,1996年结婚。
婚后几年,他们一起主演音乐剧《音乐之声》,巡演火爆。那是她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她下厨做饭,他帮忙设计舞台;她累了,他端茶等她。两人像朋友般自在。
可矛盾还是来了。王刚大她12岁,喜欢热闹,也常喝酒。最严重一次,他醉酒在车里吵闹,非要跳车,她吓坏了。还有一次,他未与她商量,就从积蓄里拿钱供女儿出国。她觉得自己被忽视。
她不想生孩子,想唱歌、旅行,不愿被婚姻束缚;而王刚心底里还是想要一个完整的家庭。分歧累积,2001年离婚。她离开时没有回头,后来只淡淡说:“也许我们适合谈恋爱,不适合过日子。”
此后,她再也没结婚,也没要孩子。情感这条路,两次转身,都让她伤得不轻。
老去,却更自由
如今65岁的成方圆,虽然远离了镁光灯,却没有远离音乐。2024年底,她在五棵松开演唱会,现场坐满了老粉丝。
她喜欢旅行、摄影、徒步。一个人走南极,看企鹅、看冰山,那种自由让她沉醉。
她还要照顾93岁的父亲,推轮椅、喂药,全都亲力亲为。没有子女,并不意味着没有爱。
她偶尔上音乐会、节目,但不再刻意追求曝光。有人说她老了,也有人说她淡出了,但她只是选择了不被打扰的生活。
外界传言她孤独,她自己却说:“我有音乐,有回忆,还有阳光。”
她不再需要婚姻来证明自己,也不再渴望外界认可。有人问她后不后悔没孩子,她轻轻一笑:“也许吧,但不至于遗憾。”
她没成为谁的妻子,也没成为谁的母亲,但她一直是成方圆。
几十年过去,那些听她唱《童年》的孩子早已长大,如今再听她唱《当你老了》,才忽然意识到,那个曾被仰望的女人,也慢慢老去。
可她依旧倔强、温柔。
当年万人空巷的歌声,如今换成一句评价:她活得通透。
她不再年轻,也不再站在舞台中心,但她自由、干净,不将就。
没有大起大落的传奇,却有一个平静而清醒的未来。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