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之外的人生妙手》
在围棋推广活动的现场,常昊与张璇并肩而立的画面总透着无声的默契。圈内人谈及这对眷侣,常会感慨万千:\"他们能携手至今,实属不易。\"毕竟当年这段感情引发的风波,曾让整个围棋界为之震动。
感情往往充满戏剧性。那些被众人祝福的金童玉女可能半途离散,而备受质疑的组合反而历久弥新。常张二人恰是后者的典范。当年二十出头的常昊正值棋艺上升期,与年长八岁且有过婚史的张璇相恋的消息传出后,质疑声铺天盖地。恩师聂卫平拍案而起:\"专注棋艺才是正经!\"父母更无法理解儿子为何钟情于这位按辈分该称\"师姑\"的女子。街谈巷议间,\"这孩子昏了头\"的叹息不绝于耳。
讽刺的是,反对声浪愈烈,两颗心靠得愈近。他们的缘分要追溯到常昊十岁时,彼时张璇偶尔指导这位小棋手,在他眼中是棋艺高超的温柔姐姐。日本重逢前,这段师生情谊因张璇东渡而中断。1995年的东瀛对弈改变了这一切——刚结束失败婚姻重拾棋子的张璇,与崭露头角的常昊在赛场重逢。年轻棋手一眼认出昔日的导师,交谈中发现这位姐姐不仅棋风凌厉,言谈间闪烁的智慧眸光更令人难忘。常昊后来坦言,那日后总不自觉回想她神采飞扬的模样,既熟悉又新奇。
归国后,二人互动渐密。训练室里,他们废寝忘食地切磋棋艺上,直率的张璇会为妙手欢呼,也会坦然认错;内敛的常昊则习惯沉默以对。这种反差形成奇妙互补:她总能引他敞开心扉,他则在她焦躁时默默递上清茶。某次张璇胜出后,避开记者关切询问常昊是否抱恙;当他遭遇连败低谷,又是她日夜陪伴分析棋局,既解棋路困惑,更抚平心结。这般相知相守,世俗的年龄辈分早已无足轻重。
压力巅峰时,张璇一度避走故乡。失魂落魄的常昊训练频频失误,身形消瘦直至病倒。目睹这一切的张璇父母终于心软:\"若属良缘,避无可避。\"1999年,他们毅然领证,以简约婚礼回应所有非议。如今回望,这段\"不被看好\"的婚姻反成最坚实的后盾。
两位顶尖棋手的家居生活别具一格:沙发上散落的棋谱,餐桌前讨论的\"飞挂改尖顶\"战术,这种专业共鸣无可替代。张璇事无巨细地打点一切,赛前为他分析对手数据,赛后适时提醒戒骄戒躁。常昊2005-2009年的辉煌战绩背后,总有妻子精准的战略分析。他笑称家有\"王牌教练\",实非谦辞。
转型围棋管理后,公务繁忙的常昊仍与妻子形影不离地出席推广活动。去年大师赛战胜恩师聂卫平后,他望向观众席的那抹微笑,道尽千言万语。感情本无定式,年龄差距、过往经历、世俗眼光不过浮云。真正的关键是危难时的扶持、奋进时的守护,将\"不合适\"淬炼成\"不可缺\"。
如今世人眼中的常昊是冠军、是主席,但他最珍视的身份始终是\"张璇的丈夫\"。这段始于争议的感情,最终化作生命中最温暖的篇章,胜过所有金杯银盏。在黑白纵横的棋盘之外,他们下出了人生最精妙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