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 83 版《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谁耳边不会自动响起那句 “俺老猪来也”?圆滚滚的肚子、贪吃又爱偷懒的模样,简直是童年里最鲜活的 “快乐源泉”。可你知道吗?
演活这个 “好吃懒做” 二师兄的马德华,现实里却是个实打实的 “人生赢家”——80 岁的他不仅婚姻专一了 53 年,娶的妻子比剧中嫦娥还标致,连儿子都靠自己打拼成了身价过亿的传媒大老板。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位 “八戒” 的现实人生,比电视剧还精彩!
从 “猴三儿” 捣蛋鬼到 “八戒专业户”,背后藏着个 “侯妹妹”
马德华 1945 年出生那阵儿,世界还没完全从战火里缓过来,可这一点🕐️没耽误他从小 “放飞自我”。因为是回族,他进了民族学院附中,在学校里那可是出了名的 “猴三儿”。上树掏鸟窝、下课捉弄老师,调皮捣蛋的事儿没少干,老师三天两头找家长,家里人都快愁坏了。
后来他爹实在没辙,干脆把他送去练武,没成想这一送,竟送出了他的 “基本功”。每天凌晨四点🕓️,别人还在被窝里做梦呢,马德华就得爬起来练功、压腿、打坐,不管是零下十几度的寒冬,还是能晒脱皮的酷暑,从没间断过。他后来开玩笑说:“当时练得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可也多亏了这股子劲儿,后来演八戒的那些夸张动作,才有底气撑起来。”
15 岁那年,马德华干了件 “胆大包天” 的事儿,瞒着家里人报考了中国京剧院。要知道,那会儿京剧可是 “国粹级” 的行当,竞争激烈得很,可他凭着多年练武打下的底子,竟真的考上了,一脚踏进了昆曲的世界。
在北京京剧团的十年里,他从《沙家浜》里的小角色演到《杜鹃山》的重要戏份,舞台上的每一个身段、每一个眼神,都攒成了后来塑造 “猪八戒” 的资本。谁能想到,当年那个调皮捣蛋的 “猴三儿”,竟慢慢成了昆曲舞台上的 “台柱子”?
27 岁那年,马德华的人生迎来了两个重要转折:一是事业上的 “跨界”,二是遇到了一辈子的爱人。先是邻居给他介绍对象,姑娘叫侯玉敏,在军工厂做模具检验,不仅人长得眉清目秀,还特别温柔文静,用马德华的话说:“第一次见她,就觉得这姑娘比戏里的嫦娥还好看,能看上我真是我的造化。” 更巧的是,两人都是回民,生活习惯也合得来,没处多久就定了终身。
结婚后,马德华总爱跟人打趣:“我这辈子跟‘猴’有缘,小时候叫‘猴三儿’,拍《西游记》被‘猴哥’管着,娶了个媳妇叫侯玉敏,成了‘侯妹妹’管我,这缘分真是躲都躲不开。”
1982 年,一个电话让马德华犯了难 —— 杨洁导演要拍《西游记》,全国海选 “猪八戒”,邀请他去试镜。可一听说拍摄周期要长达六年,他犹豫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妻子一个人能扛得住吗?没想到侯玉敏只说了一句:“你去,家里我来扛。” 就这一句话,让马德华放下了顾虑。可谁能想到,这六年里,侯玉敏竟偷偷扛过了一场大难。
有一次她出车祸,一条腿韧带断裂,差点就瘫痪了,可她怕马德华分心,愣是没说,只拜托朋友照顾自己,等马德华拍完戏回京,她才轻描淡写地说 “都处理好了”。
那些年,夫妻俩见不着面,就靠写信联系,一笔一划写了足足 300 多封,现在翻出来看,每一封都是两人相濡以沫的见证。也正是因为有了侯玉敏这个 “后盾”,马德华才能在剧组里安心创作,把 “猪八戒” 演得活灵活现,成了几代人的经典记忆。
儿子不沾 “星二代” 光,80 岁老爹仍爱 “折腾”
《西游记》拍摄的时候,马德华的儿子马洋才 13 岁,还在剧里客串了个小角色 —— 虽然镜头不多,却成了父子俩最特别的回忆。那会儿马洋总去剧组探班,看着爸爸脸上涂满油彩、穿着厚重的猪皮道具服,夏天热得浑身是汗,冬天冻得直打哆嗦,心里就暗暗发誓:以后要靠自己的本事,不让爸爸操心。
长大后的马洋,还真没走 “星二代” 的老路。他没进娱乐圈️,反而选择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学的是传媒相关专业,要知道,南洋理工在全球排名都很靠前,能考上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毕业后,马洋回国创业,扎进了传媒行业。有人劝他:“你爸是马德华,随便找个资源都能火。” 可他偏不,从最基础的内容策划做起,一点🕐️点搭建自己的团队。据说他创办的公司,现在估值已经过亿,他本人也成了圈内小有名气的 “内容操盘手”。不靠爹、不炒作,全凭实力说话,这点倒跟马德华年轻时 “能吃苦、肯较真” 的劲儿一模一样。
马德华后来在采访里提到儿子,眼里满是骄傲:“他比我强,我那时候靠的是一股子蛮劲,他靠的是脑子和踏实,这点我服。”
如今马德华已经 80 岁了,可你要是以为他早就 “退休享清福”,那可就错了。2024 年 10 月,他还去参加了第三十一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丰台分会场,跟院士、专家们一起探讨蔬菜品种培育。
你没看错,就是这么 “跨界”,连马德华自己都笑称:“以前演八戒总想着吃,现在研究种业,也算跟‘吃’续上缘了。” 同年,他还为动画片《八戒之天蓬下界》配音,虽然这部电影票房不太理想,只拿到了 300 多万,但马德华的配音一出来,还是让不少观众泪目:“一听见这声音,就想起小时候守在电视机📺️前看《西游记》的日子。”
除了这些,他还常去参加戏曲节目、老年文化活动,甚至在长春的一场活动里,跟网红猴子 “雪饼” 互动,逗得全场哈哈大笑,那股子活力劲儿,比不少年轻人还足。
马德华还写了本书,回忆当年拍《西游记》的点点滴滴 —— 没有华丽的辞藻,全是实在话,比如拍 “高老庄娶亲” 时,猪皮道具服重得压肩膀,拍 “流沙河” 时,在水里泡得浑身起疹子。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就是个普通人,演好戏、过好日就行。” 这话听着简单,可做起来不容易 —— 从 “猴三儿” 到 “八戒专业户”,从年轻演员🎭️到 80 岁仍在 “折腾” 的老艺术家,马德华这辈子,还真就做到了 “简单又扎实”。
戏里戏外皆人生,踏实才是真赢家
马德华的人生,总让人觉得 “反差感” 十足 —— 戏里是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戏外却是克己奉公的好丈夫、好父亲。
年轻时是调皮捣蛋的 “猴三儿”,老了却成了活力满满的 “老顽童”。可细想想,这份 “反差” 背后,藏着的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踏实做事,真诚待人,才能把日子过好。
他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却有 53 年的相濡以沫 ——300 多封书信,是侯玉敏 “你去闯,我来扛” 的支持,也是马德华 “不辜负、不放弃” 的承诺;他的事业,没有走捷径,从京剧舞台到影视屏幕,再到 80 岁仍参与各种活动,靠的是“能吃苦、肯坚持” 的韧劲;他的儿子,没有沾 “星二代” 的光,靠自己考上名校、创业成功,传承的是 “靠实力说话” 的家风。
现在很多人总羡慕 “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可马德华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 “人生赢家”,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80 岁的他,有温柔的妻子相伴,有优秀的儿子争光,还有无数观众记得他塑造的 “猪八戒”—— 这样的人生,比戏里的 “天蓬元帅” 还体面,比任何 “爆款剧本” 都精彩。
说到底,不管是演戏还是过日子,踏实、真诚,才是最靠谱的 “通关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