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电影学院2025年开学课堂上,博纳影业行政总裁、资深电影人蒋德富以《以光影为笔,绘就时代叙事》为题,为新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开学演讲。
他从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创作本质、技术变革、市场现状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业经验的思考与感悟,鼓励新生代电影人坚守初心、拥抱变革,用镜头记录时代,用光影温暖人心。
蒋德富回顾了中国电影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以及从第三代导演到新生代导演的代际传承。他强调,多少年来,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加,也遇到了不同时期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中国电影人始终坚守初心,迎难而上,守正创新,用作品回应时代,用匠心传承文脉。
谈及电影创作,蒋德富表示,电影是“藏在无数不浪漫细节里的浪漫”。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揭示了电影创作背后的艰辛与坚持,“电影人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环境中彻夜守候,只为等一场雪。为一句台词的精准表达与编剧反复推敲二十余稿。演员们为了一个镜头的完美呈现可能要进行数十次的排练...”这些鲜为人知的创作细节,正是电影人用专业与热爱克服困难的真实写照。
面对中国电影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单一票房市场的现状,蒋德富既肯定成绩,也指出挑战。他指出,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传播力仍有待提升,人均观影次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他呼吁电影人理性看待市场,不能只唯短期商业票房论英雄,要守住电影艺术品质的底线,要有长线思维,用高品质电影作品留住观众,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中国电影产业。
蒋德富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他表示,“没有孤军奋战的电影”,电影是集体艺术,需要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制片等各部门高效协作。“没有哪部电影是靠一个人完成的。《长津湖》背后是几千人的剧组,还有后期上万人的技术支持。”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培养沟通、妥协与共创的能力,为未来进入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蒋德富还提到AI技术、虚拟制作等新技术对电影产业带来的创新变革,他表示,博纳影业已于2023年底成立了AIGC部门,AI技术在剧本创作、分镜设计、特效制作、甚至音乐生成等方面都已实现应用落地。“技术不是来取代创作者的,而是帮助创作者更好地实现艺术创作。”他鼓励学生积极拥抱新技术,但不忘创作初心。“技术是工具,情感是内核”,要在技术与艺术、商业与情怀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他鼓励学生珍惜在校时光,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更要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度和观察力,“用心去看世界”,才能在未来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他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四年中既练就过硬本领,也守住对光影的热爱,未来能成为有温度、有担当的电影人,共同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实现电影强国的梦想。
本次开学主题演讲是北京电影学院为期三天的新生入学教育中的重要一课。学校特邀头部影视企业知名电影人走进课堂,通过分享行业前沿动态与实战经验,为新生指明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方向。本次活动在北电怀柔校区千人剧场隆重举行,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新生及教师代表约千人参加,现场反响热烈。
博纳影业融媒体中心
责编、审核: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