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情深深雨濛濛》结局时,不少人都为杜飞高兴——远走他乡的如萍终于放下书桓,主动向杜飞表白,俩人最后喜结连理,看着特别幸福。可没人知道,这份幸福的背后藏着一个扎心的真相:杜飞在如萍心里,曾经连“备胎”都算不上,只是她用来掩饰对书桓感情的“保护色”。更让人唏嘘的是,书桓早就知道这话,却一直没告诉杜飞,帮着如萍把这个秘密藏了一辈子。
其实杜飞有过一次知道真相的机会,可惜他晚了一步,还一门心思恨书桓“抢如萍”,压根没察觉书桓隐瞒了能让他心碎的答案。
这事得从书桓和依萍确定关系后说起。当时杜飞和尔豪怕如萍还抱着对书桓的念想,就逼着书桓去跟如萍“说清楚”。书桓这才知道如萍爱自己爱得那么深,心里有点愧疚,也有点动摇,就找如萍谈了一次。如萍嘴上说“我会放手”,可心里根本没放下,还是一门心思盯着书桓。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暴露了如萍对杜飞的真实态度:杜飞当时在报社工作,为了跟如萍多待一会儿,就以“拍素材”为由,拉着如萍一起出门。知道如萍要去相亲,杜飞气得不行,如萍为了转移话题,没多想就说了句话,结果害得杜飞不小心砸了瓷器馆的东西。为了弥补过错,杜飞又跑去植物园拍照,想靠好素材让主编消气。
可到了植物园,杜飞又多管闲事——看到一个父亲因为女儿丢了彩票,要打女儿,杜飞上去劝架,反而被那父亲追着跑,最后慌不择路掉进了仙人掌丛里,浑身扎满了刺。如萍赶过来,假惺惺地说要“照顾他”,把杜飞送回了家。更巧的是,书桓也过来了,俩人一起帮杜飞拔刺。
拔完刺,如萍看到杜飞屋里乱糟糟的,又主动说要帮他洗衣服——其实就是想找机会跟书桓多待一会儿。看到书桓的脏衬衣时,如萍眼睛都亮了,压根不避嫌,非要拿去洗。书桓拦不住,只能跟着一起忙活。
重头戏就在这时候来了:如萍晾衣服时,盯着书桓的衬衣看了半天,突然就哭了。原来这件衬衣,是当初依萍和书桓还没谈恋爱时,他们一群人去郊游,书桓穿的就是这件。那时候如萍因为杜飞搞怪,不小心摔了一跤,书桓眼疾手快扶住她,俩人还亲密地摔在地上——那是如萍心里最难忘的“高光时刻”。
触景生情的如萍,再也装不下去了,对着书桓哭着说:“我根本没放下你,之前说‘放手’都是装的!我对杜飞好,不过是把他当‘保护色’——别人看到我跟杜飞走得近,就不会再追问我是不是还想着你,我也能借着看杜飞的名义,多见你几面。”
这话简直像刀子,把她对杜飞的“虚情假意”全挑明了。杜飞还傻傻以为如萍对自己有好感,以为自己追得有希望,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如萍接近书桓的“幌子”,连句实话都没得到。
更巧的是,就在书桓被如萍哭得心软,忍不住抱她安慰的时候,杜飞带着依萍刚好到天台上找书桓。杜飞一看到这一幕,当场就炸了,冲上去就跟书桓吵,觉得书桓“脚踩两条船,还抢自己喜欢的人”。他根本没多想,要是自己早来一步,听到如萍说的那些话,就会知道——不是书桓抢他,是他从一开始就没走进过如萍心里。
书桓其实挺“够意思”的,明明知道如萍把杜飞当“保护色”,却没跟杜飞说。大概是觉得,杜飞那么喜欢如萍,要是知道真相,肯定会崩溃;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把话说得那么绝,给杜飞留点念想。可反过来想,这种“隐瞒”也挺残忍的——杜飞到最后都以为如萍是“慢慢爱上自己的”,却不知道自己曾经只是个“工具人”。
后来如萍和杜飞结婚,到底是真的爱上杜飞了,还是因为“得不到书桓,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杜飞当成“感情的港湾”?没人说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杜飞这辈子都不知道,自己在如萍心里,曾经有过那么低的地位。
你觉得书桓隐瞒真相是“好心”还是“残忍”?如萍最后对杜飞的感情,是真爱还是“退而求其次”?欢迎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