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这位从『互联网』草根文化中崛起的影视人,在演艺与导演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而 2025 年推出的《吉祥如意》,无疑成为其导演生涯中一座意义非凡的分水岭,标志着他创作风格与深度的重大转变。
早期,大鹏凭借网络短剧《屌丝男士》走进大众视野。这部剧秉持着 “讲述草根真实欲望和野望的自嗨式喜剧” 理念,以有限时长展现社会中下层男人的欲念,不批判、不总结,单纯呈现,因此广受草根群体喜爱。2015 年,大鹏推出电影导演处女作《煎饼侠》,影片延续了其以往作品的风格,讲述了小人物追逐梦想的故事,虽票房成绩可观,但在品质和格调上,并未摆脱山寨、低俗和过度娱乐化的影子,引发诸多非议。到了《缝纫机乐队》,大鹏在遵循个人梦想 + 团魂叙事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了对摇滚的热爱以及对家乡衰败的感伤,开始展现出一些个人化情感表达,可整体创作思路仍未实现质的飞跃。
直至《吉祥如意》的诞生,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这部影片回归到大鹏的家乡,以一种 “向内挖掘” 的姿态,展现出全新的创作风貌。影片巧妙融合了独立写实笔法与元电影的反身结构,模糊了搬演和记录的界限,将文本的暧昧性与电影伦理的挑战性熔于一炉。大鹏不再仅仅满足于炮制迎合大众娱乐口味的喜剧,而是试图深入挖掘人性、家庭关系以及生活的本质,展现出超出以往的智力、电影品鉴格调和深刻的自我意识。
从叙事结构来看,《吉祥如意》采用了独特的嵌套式叙事。影片前半部分以纪录片的形式,真实记录了大鹏一家筹备春节家庭聚会的过程,其中围绕着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姥姥以及家庭琐事展开,展现出生活的琐碎与真实,让观众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后半部分,镜头一转,揭示这其实是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演员们开始重新演绎之前记录的故事,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电影叙事的边界,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冲击与思考。在对家庭关系的刻画上,影片毫不避讳地呈现出家庭中的矛盾、冲突以及温情。姥姥的病情、家庭成员之间的观念差异等问题,都被一一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到家庭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酸甜苦辣,这种对家庭关系的深度挖掘,与大鹏以往作品中较为浅显的情感表达形成鲜明对比。
#百度带货夏令营#《吉祥如意》也体现了大鹏在电影艺术追求上的提升。影片画面质朴真实,没有华丽的特效与精美的场景布置,却凭借细腻的镜头语言,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对姥姥日常生活状态的捕捉,通过一些微小的动作、表情,传递出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在声音处理上,影片运用了大量真实环境音,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与沉浸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东北小镇的家庭之中。这种对电影艺术各元素的精心打磨,反映出大鹏对电影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商业电影的娱乐性。
《吉祥如意》的出现,标志着大鹏从一个专注于制造娱乐笑料的导演,逐渐转变为一个有深度、有思考的电影创作者。它为大鹏后续作品如《保你平安》《热烈》等奠定了基础,展现出其在导演之路上不断探索、进步的决心与勇气。尽管《吉祥如意》在商业票房上或许没有取得如《煎饼侠》那般耀眼的成绩,但它在艺术价值与导演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它就像一道分水岭,将大鹏的导演生涯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让我们看到了他在电影创作领域无限的可能性。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大鹏能在导演之路上继续突破自我,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