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一场扭曲的母子博弈与连环杀手的暗黑传承
(下文含剧透!)
23年的时光足以让罪恶沉淀,却无法磨灭血脉的羁绊——即使这对母子一个是连环杀手,一个是追捕凶手的警察。
高贤廷饰演的郑以信,代号“螳螂”,曾是令全国战栗的连环杀人魔。她的猎物并非无辜者,而是性犯罪者与家暴施虐者。割舌塞肛、斩首陈列……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杀戮手法让警方束手无策。最终,一场交易达成:她认罪换取特权——独居牢房、绘画自由、每日咖啡,甚至音乐相伴。
直到23年后,完美复刻“螳螂”手法的模仿犯出现。
血腥现场的镜像游戏
模仿犯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教科书般精准:斧头断首、镜面陈尸、甚至受害者类型都与当年如出一辙。警方被迫求助郑以信,而她开出的条件直指软肋——要与儿子车秀悦(张东润 饰)共同查案。
身为警察的秀悦对母亲只有憎恶,却不得不妥协。重逢时,他刻意摘下的婚戒痕迹仍被郑以信捕捉。这对母子隔着塑料布幕对视,如同他们模糊又危险的关系。而提议掀开布幕的老警察,或许正是当年“照顾好我儿子”秘密约定的见证者。
谁在扮演“螳螂”?
通过郑以信的侧写,警方锁定徐具完——一个沉迷重生小说的精神分裂患者。他绑架“兄弟”的家人,幻想取代对方生活,更是郑以信的狂热信徒。但戏剧性的审讯中,郑以信瞬间识破他并非真凶。当徐具完威胁秀悦时,她眼中迸发的杀意,彻底暴露了“螳螂”本能。
线索再次断裂,但侧写指向新凶手:男性♂️、熟悉案件细节、现场镜子留下的挑衅痕迹暗示其自恋倾向。但关键疑点浮现——原版“螳螂”专杀有罪男性♂️,模仿犯亦然?若凶手认同这种“私刑正义”,是否可能是女性♀️?正如雌螳螂交配后噬首的隐喻,这场杀戮或许暗含性别复仇。
天花板上的螳螂谜题
前两集已埋下伏笔:秀悦的陶艺师妻子及其友人、郑以信偷偷收集的天花板树叶(她在饲养螳螂?)……导演延续《白雪公主必须死》的悬疑风格,镜头如刀锋般冷冽。而高贤廷的演技更令人毛骨悚然——一个微笑就能让屏幕结冰。
在9月新剧中,《螳螂》以病态美学的犯罪叙事脱颖而出。当凶手与追凶者流着相同的血,真相或许比杀戮更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