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特赦1959》中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所长王英光的角色设定,其历史依据可能融合了姚伦和一位被文强称为蒋大胡子的管理干部。而剧中蔡守元这个人物,其原型明显是桂系名将张淦。关于叶立三是否以韩浚为原型,学界和观众仍存在不同看法。
剧中刘安国这个角色,从经历上看与文强有诸多相似之处。文强曾参与南昌起义,后担任军统东北办事处处长等重要职务。但通过研究黄济人《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沈醉《战犯改造所见闻》等史料可以发现,刘安国与文强之间最多只有50%的相似度。剧中刘安国完成的三个关键事件,在现实中都是文强不可能做到的。
认定刘安国部分取材于文强,源于剧中一段重要对话。当时所长向副所长马玉和介绍:刘安国1926年入党,参加过南昌起义,三十年代初期在我党担任过要职。这段经历与文强高度吻合。文强1925年考入黄埔四期,次年加入共产党并参与南昌起义,担任贺龙部第三师党委成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他的军衔比同期的林彪还要高一级。1930年他主政川东时,实际管辖着23个县的红色根据地,这完全符合剧中相当职务的描述。
性格方面,剧中刘安国固执己见的形象与文强有相似之处,但现实中的文强并非如此偏执。他与所长姚伦相处融洽,彼此理解。不过剧中刘安国吓晕王耀武的桥段,在现实中确有原型。据黄济人记载,文强确实曾用一番话让王耀武大惊失色。但剧中刘安国刺激杜聿明的行为,却是文强绝对不可能做的。
文强与王耀武那次著名对话发生在山东潍坊战犯教导团。当时刚被俘的文强遇见正在打水的王耀武。王询问南京方面对其广播讲话的反应时,文强直言:蒋介石听完广播就砸了收音机,骂你是软骨头!这句话让王耀武瞬间脸色煞白,手中水桶扑通一声掉进井里。后来文强在自传中幽默地回忆,说王耀武差点被他吓得掉进井里。
但文强与杜聿明的关系就完全不同。他们不仅是战友,更有深厚的上下级情谊。在徐州剿总期间,正是杜聿明力荐文强担任副参谋长,并为他争取主管参谋工作的机会。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文强绝不会像剧中刘安国那样挖苦杜聿明。相反,在杜聿明战败后,文强还曾冒险保护过他。
剧中刘安国出卖王英光导致彭雪牺牲的情节,更是与文强的为人完全不符。历史记载显示,文强不仅没有出卖过同志,反而多次保护我方人员。在东北期间,他曾妥善安置多名团级干部;淮海战役时,他故意放走了七名武工队员。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他的原则和担当。
最关键的差异在于认错态度。剧中刘安国最终流泪认错,而文强至死都坚持自己没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他在自传中明确表示,从未背叛过组织或杀害过同志,这种坚持使他直到1975年才获特赦。不过特赦后,文强展现出温情一面,他选择留在北京为故去的师友举办追悼会,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情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