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三部曲迎来系列最终章,《志愿军:浴血和平》于近日定档9月30日,直击终极对决,见证震撼终章!早在 2023 年影片筹拍期间,美术组便多次赴横店勘景,为还原关键场景倾注大量心血。
片中承载重要文戏分量的板门店及开城来凤庄板谈判旧址,不仅以 1:1 的超高还原度在横店复刻,更历经了长达五个月的精细筹备:从启动搭建到反复打磨完善,最终正式投入拍摄,让历史场景得以鲜活重现于大银幕。
“奉陪到底”预告
《志愿军:浴血和平》剧组在横店的拍摄周期长达 2 个月,除了精心复刻的板门店、来凤庄谈判旧址,制作团队还在专业摄影棚内针对性搭建了部分专属场景,以满足特定镜头的拍摄需求。横店现有的优质年代戏场景资源(民国城、树林、战壕等)也为影片拍摄提供了助力,使影片得以更高效地呈现不同情境下的故事画面。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影片剧情,感受那段战火纷飞却又闪耀着人性光辉与不屈意志的岁月。
血战终章,和平何以为价?
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终章,《志愿军:浴血和平》将镜头对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五次战役后至停战协议签署的关键阶段,深度呈现“边打边谈”的历史进程。影片通过战场与谈判桌这一双线叙事结构,立体勾勒出这场事关家国命运的宏大博弈。
两个战场,同一信念——为新中国打出一个和平,谈出一个尊严!
打,我们奉陪到底!美军发动“绞杀战”、细菌战一再挑衅,上甘岭化作焦土,金城内外枪炮轰鸣,火舌扫射释放致命杀伤力,在血与火的交汇中,志愿军为和平杀出血路,不仅强势反攻夺回上甘岭地表阵地,更有力地为谈判赢得了底气。
谈,我们大门敞开!面对美方的狂妄傲慢与种种伎俩——6万页漏洞百出的文件、数次无端炮击,“耍尽流氓手段”破坏谈判。我方代表寸步不退,用专业实力和坚定态度捍卫底线。158次大会,733次小会,期间5次中断,747的天艰苦较量创下世界军事史上停战谈判时长之最。
横店春秋唐园二号山置景拍摄
这一阶段,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具戏剧张力的部分之一,外交与军事的双线交织,不仅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胆识,也磨砺着前线战士的意志与信念。
横店春秋唐园二号山置景拍摄
匠心打磨:极致还原“一文一武”双战场景观
“这是我这辈子拍过最大的电影。”《志愿军》三部曲的拍摄,让导演陈凯歌都感慨是“从影40年来最为艰苦的创作”。三部曲历经399天的精心打磨,为了做到极致的还原,剧组在方方面面都要求真,1:1实景还原战场,影片中能实景拍摄就不采用cg。
相较于前两部,《志愿军:浴血和平》的战争场面全面升级,以工业化创作水准构建起多元维度的全景式前线战场,让烽火硝烟的真实感扑面而来。此次释出的 “奉陪到底” 预告,更用极具压迫感的大场面战斗戏,展现志愿军战士冲锋夺阵的热血攻势。
即便直面敌人三十万发炮弹的狂轰滥炸,承受其先进装备带来的压倒性压力,志愿军将士依旧于炮火中逆行冲锋。从 “我这里茶缸都在跳舞” 的被动坚守,到 “让敌人的杯子跳舞” 的主动反击,短短两句台词的转变,便将中国军人宁折不弯的铁血风骨与舍生忘死的血性担当,诠释得入木三分。
为精准还原谈判场景,剧组在横店1:1复刻板门店及开城来凤庄谈判旧址,准备6万页文件模拟美方谈判伎俩。导演通过镜头巧妙切换,一边是炮火连天的战场,一边是谈判桌上的沉默对视,凸显 “边打边谈” 的残酷现实。谈判也是另一种战场,每一次谈判的拖延都意味着前线战士的巨大牺牲。
横店春秋唐园二号山置景拍摄
三部曲收官,完整呈现抗美援朝全貌
首部《雄兵出击》聚焦1950年决策出兵至第二次战役,真实还原跨过鸭绿江的壮烈征程,深刻回应“为何而战”;第二部《存亡之战》以铁原阻击战为核心,呈现第五次战役的生死存亡时刻,呈现“以战止战”的壮烈历程;终章《浴血和平》聚焦板门店谈判与上甘岭战役,在“边打边谈”的复杂局势中彰显中华儿女的信念与气魄,以更高格局审视战争,致敬英雄、铭记和平来之不易。
前作中熟悉的角色:辛柏青、『张子枫』、陈飞宇等原班人马悉数回归的同时,新人物的亮相也引发观众无限期待。『张子枫』饰演的李晓、『宋佳』饰演的林月明,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为捍卫和平寸步不让;『朱亚文』饰演的吴本正、陈飞宇饰演的孙醒、彭昱畅饰演的姚庆祥,在各自的战线上浴血奋战,他们以精湛演技生动塑造出一个个立体的人物,共同诠释“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
从战场到阅兵场,先辈以血肉拼出盛世之路。《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终章,不仅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志愿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未来的坚定展望。
9月30日,走进影院,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致敬为我们今天和平付出生命的英雄!
整理 | 张凌霄、吴薇婉
编辑 | 陈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