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部好剧的困境与突破
每当周末想放松看剧时,面对海量剧集却常常陷入选择困难。现在的影视市场看似繁荣,实则良莠不齐:动辄几十集的长剧注水严重,节奏拖得令人失去耐心;短剧虽然节奏明快,却又缺乏令人回味的深度。在这个内容爆炸的时代,找到一部真正值得静心欣赏的佳作,竟成了一件颇具挑战性的事。
今年八月末,爱奇艺迷雾剧场悄然上线了一部名为目之所及的悬疑剧。没有流量『明星』️加持,也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造势,这部仅16集的作品,在"九三"大阅兵、七夕档和生万物等热门内容的夹击下,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更令人惊讶的是,该剧制作方承皓影视是一家成立不久的小公司,这仅仅是他们的第二个项目,也是首次涉足悬疑题材的尝试。
在竞争白热化的影视行业,一部作品的失败往往意味着团队解散或公司倒闭。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凭什么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崭露头角?总『制片人』巫天旭的一句话或许道出了关键:"我们输不起,所以每一步都必须走稳。"这不仅是他们的创作信条,更是整个团队对待内容的真实态度。
悬疑剧通常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高智商推理、复杂案件和烧脑反转。但目之所及打破了这一固有模式。开篇确实采用了悬疑剧的常见手法:离奇命案、充满隐喻的现场,以及一对关系紧张的夫妻,这些元素成功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但随着剧情推进,真正打动观众的却是剧中细腻入微的情感刻画。没有狗血的多角关系,而是聚焦于母女间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双胞胎兄弟为彼此牺牲的无奈抉择,以及那句"看到烟花你就自由了"带来的心灵救赎。
巫天旭和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拍一部简单的破案剧。他们想探讨的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盲目"。剧中人物为所爱之人付出甚至犯错的行为,看似极端,实则源于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情感——爱有时会令人失去理智,做出看似荒谬的决定。而这种"盲目"背后,恰恰闪烁着最真实、最温暖的人性光芒。
为了呈现这种真实感,团队在剧本创作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巫天旭透露,在前10集剧本完成后,他和导演决定全部推倒重来。虽然原版剧情足够刺激,但逻辑上存在硬伤。他们宁愿花费更多时间,也要确保故事在逻辑和情感上都经得起推敲。团队重新梳理故事线,将重点从"寻找凶手"转向"剖析人心",深入探讨母女为何相互伤害、兄弟之间为何产生隔阂。只有将这些角色的动机和挣扎想透彻,才能让观众觉得故事真实可信,从而产生共鸣。
一部剧的成功,演员的诠释至关重要。目之所及能获得观众认可,离不开演员们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精心塑造。在剧本围读阶段,演员们没有简单接受角色设定,而是不断提出质疑,力求让每个人物的行为都合乎情理。
『王子文』在饰演曲桐时就提出疑问:一个生活中理性的人,真会做出杀人这种极端选择吗?经过深入讨论,团队调整了角色动机——曲桐的挣扎不在于"是否杀人",而在于"是否要为母亲承担罪责"。这一转变让角色更贴近现实,也更容易引发观众共情。
陈瑾在塑造母亲沈静时,也对角色行为提出质疑:为什么非要用杀人来解决问题?通过反复推敲剧本,团队将动机聚焦于女婿苏牧心的一句威胁:"想分开?除非我死,要么曲桐死!"这句话触发了沈静作为母亲保护女儿的本能,让她的极端行为有了合理的情感基础。
『罗晋』在分饰双胞胎兄弟时面临更大挑战。他为哥哥苏牧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行为逻辑:对曲桐的扭曲之爱源于对"对等回报"的渴望,当付出得不到认可时,就会产生极端反应。这种细致的角色设计,让每个人物都显得真实而立体。
在当今影视行业,大公司往往热衷于争夺热门IP,动辄投入上亿资金。相比之下,承皓影视作为一家小公司,选择悬疑这类竞争激烈的题材,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巫天旭对此有清醒认识:"大公司可以承受试错成本,但我们不行。所以我们不追求数量,只专注自己能完全掌控的精品项目。"
这种"掌控"体现在每个细节中。比如『服装设计』️:哥哥苏牧心的服装挺括硬朗,如同盔甲,暗示他强势带刺的个性;弟弟苏牧凡的衣着则柔软宽松,体现温和性格。这些并非随意搭配,而是为角色性格和心理状态服务的精心设计。导演也采用电影级的视听语言,通过阴郁氛围和温柔场景的交替,让观众沉浸其中而非仅仅旁观。
在承皓影视,没有"甩手掌柜"。从巫天旭到普通团队成员,几乎都能熟记剧本。演员在现场提出"这段台词为什么这样说"时,任何工作人员都能迅速给出合理解释。公司不开展经纪业务或复杂资本运作,而是集中精力打磨剧本和制作。用巫天旭的话说:"我们像农民,不琢磨如何卖高价,只专心种出最好的庄稼。"
接下来,承皓影视计划推出5部新作,涵盖多种题材:探讨女性♀️成长的稳住吧,女王,仙侠题材的被渣后和前夫破镜重圆了,以及原创古装剧冠盖满京华。这些作品看似类型各异,但核心都围绕"讲述普通人的心事"——正如目之所及聚焦"盲目爱"一样,新作旨在触及职场焦虑、婚姻困惑等普遍社会议题,继续以细腻视角引发观众共鸣。
目之所及的成功为影视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在内容过剩的今天,观众真正渴望的是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这部剧证明,不需要依赖『明星』️效应或大规模宣传,只要故事真实、人物立体,即便是小公司也能制作出令人难忘的佳作。对观众而言,追剧不再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更是为了在故事中遇见自己,通过情感共鸣获得慰藉。正如剧中那句"目之所及,未必是真相",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未直接表达却能被真切感受到的温暖与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