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重义的朱开山:认鲜儿为干女儿的背后深意
在电视剧《闯关东》中,朱开山一直以有情有义、处事稳重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他选择将原本该是朱家儿媳妇的鲜儿认作干女儿,这一决定却让不少人觉得他不够厚道,甚至认为这是对鲜儿的“狠心算计”。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朱开山的做法恰恰是最合理的安排。
朱开山的后悔与无奈
晚年的朱开山曾公开表示,自己一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年反对传武和鲜儿在一起。彼时,鲜儿已沦为土匪,险些丧命刑场,而传武和秀儿也因这段纠葛互相耽误了十八年。这样的表态,似乎更让人认定朱开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
然而,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朱开山的选择并非无情,而是现实所迫。
鲜儿与朱家的纠葛
鲜儿原本是朱传文的未婚妻,可迎亲当天,朱家准备的聘礼——一袋小米被土匪劫走,婚事因此作罢。尽管如此,鲜儿仍对传文一往情深,甚至不惜离家出走,跟随朱家踏上闯关东的艰辛之路。
一路上,传文和鲜儿相依为命,感情愈发深厚。然而命运弄人,鲜儿为救传文,被迫嫁给了地主家的傻儿子。后来,在地主的算计下,两人失散八年。传文始终未娶,一心等待鲜儿归来。但按照朱家的规矩,长兄不婚,弟弟们也无法成家。为了家族香火,传文最终妥协,答应与那文相亲成婚。
可就在传文与那文成亲的当天,鲜儿却突然出现,而且是以戏子“小秋雁”的身份,同时还是那文的丫鬟。传文仍想娶鲜儿为妻,但朱开山坚决反对,并在不久后认鲜儿为干女儿。
朱开山的考量
1. 顾及那文的处境
传文已三媒六礼迎娶那文,若此时再娶鲜儿,那文将何去何从?朱家重情重义,不能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2. 鲜儿的身份与心理
鲜儿经历坎坷,已非当初的单纯少女。她选择在传文成婚当天才现身,说明她内心已放弃嫁入朱家的念头。即便勉强进门,她也会因过往经历而心存芥蒂。朱开山的决定,其实也是为鲜儿考虑。
3. 家族伦理与世俗眼光
后来,朱开山发现传武对鲜儿有意,这更让他无法接受。在当时的传统观念下,弟弟娶兄长的前未婚妻,是违背伦理”的。更何况,传武已与秀儿议亲,朱家若想在当地立足,绝不能做出“伤风败俗”之事。
4. 家庭和睦的权衡
若鲜儿真的嫁入朱家,家庭关系将变得极为复杂——传武的妻子曾是传文的未婚妻,而那文与鲜儿又曾是主仆。这样的关系,只会让一家人陷入无尽的尴尬与矛盾。
开山的最终选择:认干女儿
作为一家之主,朱开山最看重的是家族的安稳。他不能因个人情感而让整个家庭陷入混乱。认鲜儿为干女儿,既给了她一个名分,又避免了家庭矛盾。日后为她寻个好人家,也算是对她的妥善安排。
因此,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家族利益和鲜儿的处境来看,朱开山的决定并非无情,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