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上回我们说到港片的生死大限是1993年。
那是个时代的阵痛,唯一能走出来的,就只有『成龙』而已。
那么在王应祥因为『周星驰』血亏3000W的那会,『成龙』在干什么呢?
在做慈善!
真在做慈善!当然,也在憋大招!
这个故事,要从1991年说起。
话说在1988年,吴宇森、姜大卫、岑建勋、陈冠中、泰迪罗宾五人,深感世道混乱,武备废弛,为提升电影业素质,推动香港电影业态的发展,加强导演间的联系与沟通,保障导演的权益,共同成立了“香港导演会”。第一任会长找了带头大哥:吴思远。
第二年1989,导演会开始介入“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筹备工作。
1990年,促成“香港武师协会”的成立。(记住,下面要考)
导演会在1991年干了票大的,为了给华东水灾筹款,他们召集人马拍了一部《豪门夜宴》,收入所得全部用来赈灾。
大获成功。
这一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小事。
那就是导演会想换一下办公环境,租个大一点的写字楼来办公。
吴思远即将卸任,计划将位置交给督察专业户陈欣健,当然想干点实事再交棒。
吴思远当时是这么想的,找“邵氏、嘉禾、新艺城”三家大佬化化缘,不多,一家出个十万块就够了。这对于这三家电影大鳄来说,九牛一毛,应该难度不大。
但他错了。
“邵氏”挺客气的,方逸华接见了导演会一行人,拒绝得干脆。
“新艺城”那边大老板雷觉坤亲自接待,但一听说要钱也不吱声了。
至于“嘉禾”,门都没让进,说何冠昌没空,人不在,看牙医补牙去了。
于是,这帮在香港有头有脸的大导演只能失落的在弥敦道上遛弯。郁闷地遛了一圈又一圈。
这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用《鼠胆龙威》的那句名台词说:
人,一定要靠自己!
干!
《豪门夜宴》那么成功,我们再来一次。
就找『成龙』来演,他的发挥很稳定,哪部票房不是3000来万的。
吴思远很放心,这小子就是我捧红的,我摇他一定来。
于是就有了《双龙会》。当时『成龙』归属于“嘉禾”,当“嘉禾”听说吴思远只要人不再要钱的时候,痛快地答应了。毕竟,那时候“嘉禾”正与『成龙』闹矛盾呢,“嘉禾”也没法掌控『成龙』,他们当然希望『成龙』能多拍一些片子,毕竟是摇钱树啊。现在,有人要赶着『成龙』往前走,帮赶工,这是好事啊。
你们可以在片头看到“香港导演会”的字幕。
因为是“香港导演会”的作品,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成龙』电影作品里少有的考验演技的佳作,一人分饰两角的设定很有特色。
影片的具体素质你们在评论区聊吧。
在我看来,这是『成龙』电影的佳作,演技方面很有特色,但算不上神作。
然后,
这部电影大卖,是那年的华语电影全球票房亚军。冠军是《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其中“香港导演会”分了900多万,买了一栋四层小楼,办公地点解决啦。
『成龙』也因此当选“香港导演会”会长。当了两届。
然后
刘家良找上了门。
还记得上面我们说的“香港武师协会”么?
他们也想来一次。
『成龙』。。。。。。
好嘞!
于是,就有了香港武侠功夫片最后的绝唱。
《醉拳2》!
实在香港电影即将走向死亡的1991-1994,还有三部『成龙』电影上映,那就是『成龙』作品里最没有『成龙』味的《重案组》和『成龙』的事业转型大作《红番区》,以及《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你可以在这几部电影里,隐约的窥探到『成龙』和“嘉禾”的斗争。
是的,斗争。
你没看错,就是斗争。
自从因为要弥补花了6800W港币的《奇迹》的亏空而拍摄的《飞鹰计划》花掉了一亿多港币之后,『成龙』被“嘉禾”剥夺了导演权。
用官方的话说,『成龙』要开始尝试和其他导演合作,探讨一下新的路线了。
但问题是,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新路线”,不只有一条路。
我给你捋一捋,你就懂了。
路线一,也就是你们很熟悉的,我们还让『成龙』继续拍戏,继续延续他的风格,但是要给他找一个“看守型”导演,来管管他。遏制一下他那恐怖到极致的花钱欲望。
与其说是找导演,不如说是在找一个监制。
所以这个导演应该不需要太牛逼的导演技巧,而且身份不能太高,最好找个新人,和『成龙』搭班合作,最终融入『成龙』的电影架构里去。
路线二,找一个大牛导演,将『成龙』作为一个演员,拍摄导演自己的电影。
也就是说,让『成龙』从导演身份彻底转变成演员身份。
这个对于『梁朝伟』或者梁家辉来说,其实不是问题。
但武行和动作片则是另一回事。
在我们写这个专栏的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好的导演,百万大导,比如胡金铨,或者罗维。对于武戏也是一抹黑的,要依靠专业的武术指导来套招,区别就是胡金铨作为世界级名导,会指导一些镜头设计,但动作设计还得靠韩英杰。而罗维呢,就把武戏的拍摄全部交给『李小龙』,自己躲在旁边听收音机赌马。
文人和武人在动作上的理解,是不同的。
也就是这一套机制,让很多武行,实际上就行使着部分导演的权力。
这也是为什么武行能滑溜地转型导演的原因。
那么,反过来想想,文人导演能不能滑溜的转回来呢?
答案是不行。行业门槛太高。
所以,像『成龙』这样的动作片演员,在出演动作片的时候,天生就是要获得一定的导演主导权的,因为动作是他自己设计的,动作镜头也只能是他自己琢磨自己拍的。
除非,让他去出演一部正经的文艺片。不然,你总是要让他自己来主导某些镜头的。
这就变成了矛盾不可调和了。
而且,你觉得『成龙』会愿意么?
那么你是“嘉禾”的话,你会怎么选呢?
答案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正好,“香港导演会”出现了。
何冠昌虽然假装去看牙医,见都没见吴思远(不止吴思远,是一堆大导演一起来的)。
雷觉坤好歹接见了他们,还送上了一堆小零食,招待得不错。
但当听说导演会传话过来要找『成龙』拍个电影的时候,何冠昌立刻就来精神了,不仅愿意垫付制作费用,而且非常配合,慷慨地要『成龙』配合。
于是,在1991年,《飞鹰计划》盈不盈利还不知道的时候,让『成龙』作为一个演员来拍一部戏的计划,就这么水到渠成的推出了。
你说『成龙』不愿意吗?
当然不可能不愿意,这可是“香港导演会”,有头有脸的大导演都在,而且会长还是吴思远,他之所以能成名的最大的伯乐。『成龙』的双眼皮都是吴思远拉着他按到手术台上去割的。『成龙』和三毛哥一样讲义气,不可能不念旧。
哪怕不念旧,给导演会筹钱,能跟这么多大导演学习,有什么不愿意的。
所以『成龙』没说什么,就是干。
但是,在他心里,肯定愿意选择方案一,就是找一个新人导演,加入自己的体系,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他找的人,是“邵氏”老戏骨,第一反派、面目可憎的罗烈的小舅子,叫唐季礼。
别看罗烈长得不咋地,但他的第二任妻子唐嘉丽很漂亮。她弟弟唐季礼,去加拿大读了几年书,会洋文。1979年回香港投奔姐夫。
(罗烈与唐嘉丽)
在姐夫的引荐下,唐季礼认识了一代宗师刘家良。当然这位大神他是高攀不上的,最后唐季礼拜了刘门弟子神仙和小侯为师,以武行的身份正式进入『娱乐圈』️。
混了十年后,在1990年,唐季礼拍摄了他的导演处女作,叫《魔域飞龙》,樊少皇、『利智』主演。
然后,1991年,他就被拉进了《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的剧组。
别说坐火箭了,这简直是坐在炮仗加25斤TNT上被蹦上天的。
随后,唐季礼和邓景生一样,跟『成龙』深深地绑定在一起。
结果呢,《双龙会》成为了一部佳作。
而且不太可能复制。
他的成功最大的噱头在于阵容,虽然相比于《豪门夜宴》的全『明星』️阵容,这次全导演阵容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但噱头是一致的,就是难得的看到了“嘉禾、德宝、新艺城”这三位战场上厮杀的你死我活的阵容能欢天喜地的坐在一起拍戏。
这就是它几乎不可能复制的原因。
『成龙』也就和这帮大导演和和气气地拍完了。
一切都那么和谐,《双龙会》大卖后,导演们一致通过选『成龙』担任导演会会长,可谓功成名就。
那你说『成龙』能不飘么?
“嘉禾”配合导演会来拍《双龙会》,其中有没有试试水,让『成龙』与其他导演搭伙的心思,大家心知肚明。
但导演会那帮人又不是白莲花,心里能不清楚么?
《双龙会》的『成龙』味道其实挺浓的,因为主创中很多都和曾志伟关系挺大。而曾志伟,是『成龙』电影风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味道相似就很正常。再说了,曾志伟本身就是龙虎武师出身,是正宗的洪家班成员,对于拍武戏,门清。
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会有任何不适感,顶多就会觉得一人分别饰演两个风格迥异的角色很有挑战性,你甚至都不会发现,片尾『成龙』的招牌“受伤”花絮失踪了这回事。
刘家良找上门来推销《醉拳2》,就是《双龙会》拍完后,即将大爆的时候,『成龙』还没当选导演会会长,正处在攒人品的关键时期。
但只要你细心对比一下《双龙会》和《醉拳2》的阵容,就会发现,『成龙』的团队,尤其是邓景生、曾志伟、陈志华、陈勋奇,非常深入的参与到了《醉拳2》之中。
江湖传闻说,刘家良和『成龙』在拍摄《醉拳2》的时候,产生了非常大的理念冲突,以至于刘家良半路出走。
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首先,《醉拳2》原先是香港武协的项目,这点是肯定的,最终上映版头一个镜头就是字幕,“香港武协有限公司”摄制。
但这部戏原定5个月拍完,据说预算2000多万。但随后嘉禾不满意,『成龙』带着剧组又补拍,最后拍了11个月才拍完。刘家良离开剧组以后甚至利用这半年时间召回了自己的头马刘家辉,拉来新人季天笙,拍了一部《醉拳3》,给大家带来了童年经典回忆“奶奶个熊”。
『成龙』透露的信息并不多,刘家良也没说什么,双方并没有互相攻击,倒是刘家良赶拍《醉拳3》有蹭热度赚票房的意思。
所以坊间流出了一个说法,说刘家良和『成龙』在电影拍摄期间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于是刘家良自己攒了个局,有“以正视听”的意思。
这显然是把事情搞混了。
刘家良“以正视听”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但是是徐克在拍摄《黄飞鸿》期间,要让『李连杰』凌空飞踢7脚来表现“佛山无影脚”。这点『李连杰』的反应是:“大哥,地球有地心引力的啊”。而刘家良的反应则是:“这是要我十万洪门子弟笑掉大牙”么?
最后刘家良愤而出走,随后在自己的电影里表演了真正的洪门功夫。而电影则由袁信义、袁仁祥兄弟接手。
这事是真的。
但『成龙』和刘家良之间应该并没有发生这样的冲突。
首先,理念不合,就不存在。
早在『成龙』在吴思远的调教下,和大大师兄袁和平一起研究《醉拳》的时候,刘家良其实就很欣赏这两位新人,随后他在自己的电影里也打了一套醉拳,双方是惺惺相惜的。
其次,『成龙』这次是准备找回大大师兄袁大眼一起搞的,武术指导的位置其实是给袁大眼留着的,毕竟这是武协的项目,而导演刘家良并没有意见。
只是袁大眼那会在忙一个别的项目,没档期。
那个项目就是这部电影票房的最大敌手《精武英雄》。
最后,『成龙』在电影上映后的宣传活动中说漏嘴了。
黄一山客串记者问他,听说这部戏你后来转做导演了。
『成龙』直言,没有“转做”,只是接手,因为拍戏,天灾人祸,很多事情你预估不到的嘛。电影原来计划拍五个月嘛,其中有一些传统的舞狮场景和动作,但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拍了11个月,舞狮也删掉了。。。。。。
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信息量巨大。
首先,这是香港武协为了复刻导演会买个大楼当会址的项目,考虑到刘家良的江湖地位,武协的事情找刘师傅做主的可能性很大。
其次,既然是武协的项目,那么准备几个例如舞狮等武协的看家本领是很正常的操作。
最后,这是武协的项目,大家搭把手帮忙,互相怎么可能针锋相对的交恶呢?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自己的项目可以斗的你死我活。
帮忙的项目大家是要脸面的。
所以,真正不满意的,应该是发行方“嘉禾”。
“嘉禾”是要发行电影卖钱的。而且他还引入了一个协拍方,“中影”。这让电影去大陆取景帮助很大,但也让电影膨胀到了一定的程度。
考虑到之前《飞鹰计划》的前车之鉴,“嘉禾”觉得有必要把武协这帮大老粗的自娱自乐的项目改得更加商业化一些,也就是更加能回本一些。
于是,『成龙』自己接手了这个项目。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自从『成龙』开启了时装动作片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到传统功夫片中去了。
这次武协的项目成为了『成龙』难得的重返民初功夫片的一次。
当然,是绝唱。
但这次重启,虽然不是『成龙』和刘家良之间的恩怨,却也是『成龙』的一次重大胜利。
怎么说呢?
因为在《醉拳2》之前,还有一部《重案组》啊!
在《双龙会》之后,“嘉禾”安排的项目,由著名野兽派导演黄志强执导的《重案组》。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最没有『成龙』味的『成龙』电影。这部电影应该也是第一部打上了“『成龙』作品”这四个字的电影。
有趣的是,第一部“『成龙』作品”。既没有『成龙』的搞笑动作喜剧风格,也没有其标志性的“受伤”花絮片尾。
相比于搞笑轻松的《双龙会》,因为龙味还行,大家不大记得这片子没有片尾花絮的事实。但这部《重案组》就非常明显了。
但是这部最没有『成龙』味的『成龙』电影,却被『成龙』固执的打上了“『成龙』作品”的标签。
并且好像还是第一次。
你能够感受到『成龙』做出的挣扎了吧。
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不得不说黄志强是个好导演,这部《重案组》风格独特,犀利异常,『成龙』也凭借本片连庄了台湾金马奖的影帝,要知道『成龙』这辈子就拿了三次影帝。分别在1992年凭借《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获得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凭借《重案组》获得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然后就是2005年都四五十岁了凭借《新警察故事》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可见1993年《重案组》的含金量。要知道你前一年已经拿过影帝了,今年要连庄发给你,你得多优秀,承受多大压力,你得多惊艳才行。
所以《重案组》的实力还是不容置疑的。
但显然『成龙』大哥拍得很不爽,在一个优秀导演的掌控之下,虽然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不爽是一定的,尤其是在他和罗烈的小舅子唐季礼合作,做出了重大成绩之后。
要知道《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也是一部很硬的佳片,『成龙』对此很是骄傲。
而黄志强在《重案组》之后算是彻底和『成龙』结怨了,据说之后王晶拍《鼠胆龙威》,找来『李连杰』阴阳大哥的时候,黄志强没少帮忙。
(当然,我的错,我写到这里才想起来,『成龙』和王晶合作的《城市猎人》也是1993年的电影。)
所以,在《重案组》之后才开机的《醉拳2》,最后『成龙』接手导演工作,是不是意味着嘉禾内某种势力的败退呢?
你们自己感受吧。
这就是香港电影即将迈向末路的1991-1994,『成龙』的几部电影。
也是『成龙』所谓“尝试”作为一个演员,和其他导演合作的电影。
之后『成龙』重新找回了唐季礼,你不是懂洋文,留过洋么?走起,我们去加拿大。
于是有了《红番区》。
『成龙』,或者说“嘉禾”,自此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
『成龙』真正开始和『李小龙』一样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华人。开启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时间是1994年,也就是我们认为的香港电影走向死亡的元年。
所以,真正这个死亡阴霾的,真的,就只有『成龙』,而已!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