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由知名导演赵宏楷执导的电视剧最后一张签证正如火如荼地拍摄中。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二战时期中国人被困重重阻力却仍努力逃离纳粹德国的动人故事。剧组阵容可谓群星荟萃,除了王雷、陈宝国这对年轻有为与老戏骨的主演组合,还有不少实力派演员加盟重要角色。
然而,就在宣传期间,陈宝国老师在接受采访时,突然说出了现场都是王雷在带着我演戏的惊人言论,直接将剧组的矛盾曝光于众,引发轩然大波。这不停令人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让两位演技派演员的矛盾公开化?我们一探究竟。
陈宝国和王雷在理解和塑造角色方面存在根本分歧,这是导致两人矛盾的重要原因。
陈宝国是当代实力派演员的代表,他对每一个角色的理解都非常入木三分。在准备这个角色时,他对该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的身份地位、内心独白等方方面面都做了大量的功课。他希望将这个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更富于内在张力。
比如在一个场景中,该角色需要做出是否逃离的抉择。陈宝国希望通过一系列细节的渲染,如蹙眉、扭头、絮叨等,来展现这个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纠结。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角色变得更有血有肉、更富有张力,从而让观众产生共鸣。
但王雷对角色的理解则相对比较简单直白。他认为,这个人物主要代表的就是希望逃离的渴望,无需太多内在的挣扎。在同一个场景中,他希望直接通过一些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如紧握拳头、怒视四周等,来直接展现这个渴望。
两人在理解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分歧,这也直接导致了在排戏时的争执。有工作人员透露,两人在一场重要戏份的排练中,大有一场肢体冲突的可能,只是被工作人员机及时制止。
除了角色理解的分歧,戏份分配问题也是导致矛盾升级的重要原因。一开始,陈宝国对自己的戏份还是比较满意的。但随着后期剧本多次修改,他的戏份不断被压缩和删减,而王雷的戏份则在逐渐增加。
有内部消息人士透露,编剧们事先并未做好详细的人物线路规划,只是将主干剧情勉强串联起来。这就为后期剧本修改留下了很大空间。而王雷利用自己在圈内的人脉关系,不断向导演和编剧们施压修改剧本,将很多原属于配角的戏份渐渐拽到了自己身上。
据说,有一个戏份描写了陈宝国的人物在逃亡途中被纳粹士兵拷问的情节。本来编剧安排了将近10分钟的篇幅,细细描写了这个人物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的过程。但在王雷建议下,这个篇幅被直接压缩到3分钟,细节被大幅删减。
相反,王雷自己的一个戏份,从原本的5分钟被拉长到20多分钟。这个戏份描写了他的人物与一个德国女孩相恋,在一个矿坑中遭遇纳粹士兵袭击的情节。编剧们不得不加入了大量背景细节和感情渲染,以支撑王雷抢占的这一场场戏。
可以想见,如此一来,整部剧的结构和节奏都被严重扭曲破坏。这也让陈宝国在拍摄中常常感到怀疑和不安,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出演这个角色。
事实上,这并非王雷第一次在剧组中被指篡改剧本、抢戏份。早在多年前,他就因为在平凡的世界中将原定的男一号角色从孙少平改编成自己所饰的孙少安而引发广泛争议。
有剧组内部人士透露,王雷擅自二次创作,主要源于他对原作剧本或角色设定的不满。他认为自己凭借多年的戏路阅历,更有资格对剧本进行合理的调整。
然而,导演赵宏楷对于王雷这种戏霸行为却并未起到应有的把关作用。反而是在多次受王雷影响后,不得不迁就其意见,将陈宝国戏份压缩、王雷戏份增加。
纵观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是部分演员过于追求个人名利和资源,而忽视了对艺术本身的敬畏之心。艺术创作的初衷,应该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并非单纯地将它当成一种手段去满足个人私欲。
其次,这起事件也折射出当今『娱乐圈』️一些弊端。有些剧组在决策时缺乏独立性,很容易受到资深『明星』️的操纵和左右。出于对人气的迷信,他们不得不迁就这些『明星』️的一些无理要求,甚至牺牲艺术质量。这无疑是对导演导演权威的极大挑战和欺负。
再次,这件事也引发了人们对整个『娱乐圈』️评判标准的反思。现有的评价体系,是否过于片面追捧人气而忽视了演员实际的知名专业能力?是否应该建立一套更加公正公平的评判机制,真正将优秀的艺术家推向台前?
从这起事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演艺圈内部权钱交织、注重人际关系的一些阴暗面。据知情人士透露,王雷之所以如此狂妄自大、对导演编剧指手画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圈内的一些铁哥们。
这些所谓铁哥们,大多都是一些圈内有声有色的大佬,他们手里掌握着人事权力和庞大的资金。平时王雷总是毕恭毕敬地给这些大佬运钞、请吃请喝,培养着笔苇之谊。一旦发生矛盾,这些铁哥们便会不遗余力地为王雷张罗、摆平。
比如这次,就有多名影视公司老板明里暗里地建议导演听从王雷的意见。因为王雷本人就是他们公司的签约艺人,如果不给王雷恰当的待遇,恐怕今后很难再合作了。
另一些娱乐经纪公司的大佬们,则直接以恐吓的语气对导演赵宏楷说:你可得小心点,别把人家王雷得罪狠了。他在圈内可是有不少&39哥们&39罩着的。
面对如此肘击与逼迫,赵导早已无可选择,只能违心地将剧本修改迎合王雷的要求了。据内部人士透露,赵导在事后接受采访时,曾对这个迁就甚至涌现过一些自责和内疚。
事实上,在整个事件中,陈宝国老师一直都是行事低调、谦逊有礼的一面。纵然戏份被压缩,角色被曲解,但他都未对工作人员或是剧组发出任何怨言。相反,他依然全心全意投入到拍摄之中,用自己扎实的演技展示了一个经典人物形象。
正是陈宝国这种对事业的虔诚敬业,对同行的宽容友善,才让他在圈内赢得了模范前辈的美誉。很多年轻演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都会主动求教于陈老师,希望从他身上获得一些职业启迪。
有一次,一名新人演员在拍摄现场情绪失控、崩溃大哭。正是陈宝国及时上前开导、耐心指点,让那名演员重拾了信心。从陈老师亲和、宽厚的言行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戏龄几十载的资深艺术家应有的从容操守。
很显然,王雷与陈宝国之间的分歧,已经不仅仅是艺术理念的不同,更多的是职业修养的天壤之别。前者显然缺乏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过于追求个人利益而肆意破坏艺术创作;后者则恰恰相反,用行动诠释了一代戏骨应有的谦逊与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