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宅门》里,郑老屁算不上啥大人物,就是个土里土气的农民,可偏偏让人过目不忘。他身上那股子憨厚又执拗的劲儿,还有跟白景琦那段 “不打不相识” 的交情,把底层人的苦与暖,都演活了。
郑老屁跟白景琦的缘分,说起来还挺 “狗血”—— 俩人在窄桥上撞见了,谁都不肯让谁。你一句我一句吵急了眼,直接动手:郑老屁力气大,一把薅住白景琦的头发不放;白景琦也不是软柿子,抬手就把他扔河里了。结果郑老屁从河里爬起来,看着新鞋被泥水泡烂,当场就哭了,拽着白景琦非要他赔鞋。那模样又委屈又较真,把白景琦给逗乐了 —— 见过跟他叫板的,没见过这么 “轴” 的。白景琦干脆带他去鞋庄买了双新鞋,就这么着,俩人本是冤家,倒成了朋友。
后来郑老屁的日子彻底过不下去了:老家闹大灾,地里颗粒无收,俩小闺女也病死了。走投无路的他,揣着一包自家种的农产品,硬着头皮找去白家,跟白景琦说:“七爷,俺来投靠您,老家实在没活路了。” 白景琦看着他可怜,又念着之前的交情,就把他留下了,安排他去马厩干活,还特意嘱咐厨房:“给老屁多弄点吃的,让他吃饱。”
这一吃,就吃出了郑老屁的 “名场面”—— 第一次在白家厨房吃饭,他一顿造了二斤饼卷一斤肉,吃完还说没够,又加了一斤饼把剩下的肉全卷了。自此,“大胃王郑老屁” 的名声在白家传开了。他跟白景琦也越来越熟,赶车的时候还敢跟七爷唠自己的糗事:“俺叫老屁,是因为小时候爱放屁,还都是蔫儿屁,俺娘就给起了这名儿。” 正说着,白景琦放了个响屁,半条街都能听见。郑老屁立马一脸羡慕:“七爷,您这屁声才叫有福气!怪不得您家财运这么好!” 逗得白景琦笑到直不起腰。
其实郑老屁不光是 “活宝”,还是白景琦的 “解压神器”。七爷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就爱叫老屁来吃饭,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烦心事都能忘大半。有一回,七爷被王喜光骂 “贱骨头”,憋了一肚子火,特意把刚吃过饭的老屁叫来,让他再吃一大盆饭菜。老屁啥也没说,拿起筷子就吃,直到七爷看着他吃完,脸色才缓和下来。
可谁也没想到,这份 “能吃” 最后却成了催命符。后来郑老屁身体越来越差,被送回了老家。再见面时,是白景琦从大狱里出来,老屁带着孙子郑三旦来看他 —— 一来是惦记七爷,二来是想给孙子在百草厅谋个差事。七爷见了老屁很高兴,问他:“还能吃吗?” 老屁明明几天没好好吃饭了,却硬撑着说 “能吃”。为了让七爷开心,也为了孙子的前程,他再次拿起大饼卷肉往嘴里塞。七爷看着他吃,还像以前一样乐呵,让他去账房领红包🧧。可刚转过回廊,郑老屁就倒了下去,再也没起来。
郑老屁这辈子,苦了大半辈子,跟着白景琦才算过了几天安稳日子。他没啥大本事,却懂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你给我一口饭吃,我就陪你解闷;你帮我孙子谋差事,我就拼了命让你高兴。他是那个动荡年代里,无数底层小人物的缩影:平凡、渺小,却有着最朴素的善良和义气。也正是因为这份真实,郑老屁这个角色,才会在《大宅门》里,牢牢占据一个让人难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