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档总票房突破了18亿,但头部影片却未能满足观众的高期待值。《刺杀小说家》《志愿军》和《风林火山》是投资非常大的三部电影,然而即便是非常乐观的票房预测也仅为6亿,和前几年的57亿爆款相比,差距明显,几乎不值一提。
至于中腰部的电影,虽然也有一些新片亮相,但看看评分吧,大多都停留在6到7.5分之间,没有一部能够突破7.5分的高分,导致它们失去了进一步发酵的机会。
不过,在这片寂静中,还是有两部小成本的剧情片表现不俗,那就是《震耳欲聋》和《毕正明的证明》。其中,《震耳欲聋》在上映8天内收获了1.9亿票房,成为国庆档期唯一一部盈利的影片。虽然投资较小,但其整体完成度高,依靠12%的排片量收获了不错的成绩。相比之下,《毕正明的证明》排片不到8%,尽管如此,它的排片量在8天后并没有减少,显示出仍有部分观众在支持这部电影。
然而,这部电影的成绩却未达预期。尽管立意不错,冯小刚也曾拍过类似的作品《天下无贼》,甚至电视剧《黄雀》也探讨过反扒题材。《毕正明的证明》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绿皮火车上,扒手与警察的较量成为主线。王安宇饰演的毕正明因真实经历志向成为反扒警察,然而在警队报到的第一天就发生了意外导致残疾。于是,他依靠一股孤勇,在卧底打击盗贼团伙荣门的过程中,得到了『张天爱』饰演的大白桃的信任。
对于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观众来说,这样的故事相当亲切。当时手机还不普及,主要的通讯工具是传呼机,富裕的人才有大哥大。熟悉的绿皮火车和遭遇扒手的情景令人感同身受,盗窃团队中的分工明确、行话不断,侦破案件的难度可见一斑,因此,男主的卧底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且充满现实感。
尽管电影体量不大,但导演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一部精彩的反扒片。虽然是一部警匪片,但电影触及的内容广泛,尤其是在反派团伙内部的人情世故和江湖恩怨方面浮漾得淋漓尽致。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通过反扒的方式,表面上讲的是秩序,而实际上却揭示了人心的算计和社会阶层的残酷。扒手集团就像一个微型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人物塑造也较为丰满和立体。
不过,电影也存在不少问题。90年代的反扒题材往往充满浓重的时代气息,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中,『王宝强』塑造的傻根形象朴实无华,穿着农村衣服,说着地道的方言,带着大麻袋,观众容易造成代入感。然而,《毕正明的证明》中的『张天爱』和王安宇,尽管颜值高,但更多给人一种时装偶像剧的感觉。『张天爱』频繁换装、展现造型,但却显得有些空洞,无法撑起人物的深度。从剧照来看,观众很难感受到电影的时代背景。
此外,电影在人物塑造上应当注重每个角色的真实成长,而不是通过时装秀来吸引眼球。导演为了让观众追求CP感,还设计了『张天爱』去世后,王安宇守候的情节,虽然有些浪漫,但这段不合时宜的爱情戏却破坏了整体氛围。说白了,电影的流量『明星』️安排,虽然满足了粉丝的需求,但大部分路人观众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有些虎头蛇尾。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它像偶像版的《天下无贼》,却缺乏了后者那种接地气且隽永的表达,整体气质差距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