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新加坡IP地址发出的几段录音,像针一样戳破了影视圈最精致的那层滤镜。
编剧古二(程骏年)在小红书重启的账号里,用标着“会议纪要”的音频文件,把王家卫、秦雯和《繁花》剧组的私下对话摊在了阳光底下。其中最扎眼的一句,是王家卫聊起『唐嫣』时的断言:“告诉你,唐Y呢是个很装的人”。
这句评价的语境倒不算复杂。当时剧组在筹备外贸常识讲解的戏,工作人员许某先铺垫了句“处处周全的人不好拿捏”,王家卫立刻接话,不仅给『唐嫣』贴上“装”的标签,还给出了具体的“破解方案”:让外贸老师先到,故意让『唐嫣』晚到,打破她“过于讲究礼节”的习惯。编剧秦雯当场就忍不住质疑这是“算计演员”,王家卫只轻飘飘回了句“因为我了解她”。
有趣的是,“了解”的另一面是公开场合的盛赞。就在录音流出前,王家卫还在各种场合夸『唐嫣』“撑起汪小姐筋骨”“就是角色本人”,和私下的“很装”形成荒诞的反差。
看到有网友调侃得特别精准:“戴墨镜🕶️评价别人装,这波属实是行为艺术”。更讽刺的是,被批“装”的『唐嫣』,为了这个角色闭关三年,不仅苦练上海话、考下外贸证书,一场戏重拍86遍都没怨言,生理期为了贴合角色状态吃20根冰棍拍戏,最后凭这个角色拿了金熊猫奖最佳女主。要是守时、敬业、讲礼节也算“装”,内娱大概没几个“真”人了。
比起对『唐嫣』的评价,录音里涉及金靖的对话就更加让人不适。王家卫一句“我一定要搞金J”,配上秦雯“不行我没有那个胸”的附和,以及工作人员“装两个胸有什么难的”的调侃,三个人的哄笑声里,完全听不出对合作者的尊重。
更蹊跷的是,这段对话曝光后,大家才发现金靖其实参演过《繁花》,饰演菜场里的“蔬菜西施”Lily,可她的戏份被删得一干二净。此前她在《王牌对王牌》里能流畅复现《繁花》的沪语台词,细节熟稔得不像路人,现在总算有了答案——那些都是拍过的证据。
其实,这不是录音第一次“炸锅”。早在9月,古二就曝光过秦雯吐槽陈道明“爱掉书袋”“记不住长台词”的内容,当时剧组还发声明说他是“前期资料收集人员”,早就离开剧组,偷录且加工录音“毫无职业道德”。
可古二手里的录音越放越多,从『唐嫣』到金靖,从陈道明到游本昌,几乎把半个『娱乐圈』️的“幕后评价”翻了出来,也让这场署名权纠纷彻底变成了行业潜规则的大曝光。
1、撕破的遮羞布:谁在滥用片场的“话语权”?众所周知,王家卫的名字一直和“文艺”“精致”“艺术感”绑在一起,《花样年华》的旗袍光影、《重庆森林》的孤独呓语,还有《繁花》里复刻的90年代上海风情,都让他自带“封神”滤镜。但录音里的对话却暴露了滤镜下的权力逻辑:手握资源的人,既能定义演员的“真假”,也能决定角色的生死。
这种权力的任性,在游本昌的故事里显得格外讽刺。80岁的游本昌曾说自己对影视表演早已“绝望”,是王家卫的邀约让他圆了银幕梦。
为了演好“爷叔”,他泡在上海话里打磨台词,实拍时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三层情绪转折,被观众夸“教科书级表演”,还衍生出“我与成功之间就差一位爷叔”的热梗。可录音里,王家卫对这位老戏骨的评价却是“不是省油的灯”。一边三顾茅庐求合作,一边私下说风凉话,不知道游本昌听到这话会作何感想。
另外,金靖的戏份被全删,剧组也没给过一句解释。网友猜过是不是“拒绝潜规则”,但没实据;可结合那句含性暗示的调侃,很难不让人多想:是不是不接受这种“玩笑”,就只能被踢出剧组?更让人失望的是秦雯的角色,作为女性♀️编剧,不仅没阻止低俗调侃,反而跟着附和,完全丢了女性♀️互助的立场。
这种权利不对等早就是行业常态,只是没人像古二这样用录音撕开伤口。古二自己的遭遇更能说明问题:他自称是《繁花》核心创意贡献者,却只拿到“前期责任编辑”的署名,维权时微信账号先被封,只能跑到小红书继续发声,还被秦雯以“诽谤罪”起诉。他在录音里提到自己有渐冻症,维权更像是孤注一掷的反抗。当正规渠道走不通,只能用“偷录”这种争议手段掀桌子。
现在舆论分成了两派:一派骂古二“侵犯隐私”,觉得私下聊天被曝光破坏了行业信任;另一派却感谢他“撕开遮羞布”,让资源垄断、署名不公这些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下。
可不管怎么骂,有个事实没法回避:如果不是维权无门,谁会冒着吃官司的风险曝光这些?就像网友说的:“要是署名给到位了,谁有空管导演私下说谁装?”
2、人设祛魅后:艺术不该是“双标”的遮羞布这场风波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公众对“名人言行”的祛魅。以前大家总觉得,有艺术成就的人就该有更高的道德水准,可王家卫的录音偏偏证明:墨镜🕶️遮得住眼睛,遮不住双标。
王家卫批评『唐嫣』“装”,可『唐嫣』的“装”是提前到片场、对工作人员礼貌、为角色死磕细节;他调侃金靖的身材,可金靖凭自己的努力从综艺走到影视圈,话剧里的悬疑角色都能演得精准;他吐槽游本昌“不省油”,可游本昌80岁还在为角色打磨演技,用实力撑起了“爷叔”这个高光角色。
反倒是他自己,台前说“尊重演员”,台后算计演员到场顺序;公开夸“角色本人”,私下骂“很装”,到底谁更“装”?
更讽刺的是剧组的回应。面对录音里的具体言论,王家卫和秦雯始终没正面回应,只靠剧组发声明说“录音被加工”。可网友翻出古二放出的录音,总时长超过一小时,对话逻辑连贯,不像剪出来的“断章取义”。倒是秦雯起诉古二“诽谤”的操作,有点“转移焦点”的嫌疑——比起追究爆料者的责任,不如先解释下那些调侃和算计是怎么回事。
目前警方还在核查录音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但不管结果如何,这场风波已经戳破了影视圈的“皇帝新衣”。以前大家总觉得“王家卫出品必属精品”,可精品背后,可能藏着编剧的维权血泪,藏着演员的无声妥协,藏着权力者的肆意调侃。艺术成就从来不是“道德豁免权”,墨镜🕶️再酷,也不能成为不尊重人的挡箭牌。
现在再看《繁花》里的汪小姐,那个在黄河路上敢闯敢拼的姑娘,背后是『唐嫣』闭关三年的付出;再看“爷叔”,那个一眼看透世事的老者,背后是游本昌80岁的坚守。这些角色的光芒,从来不是导演“算计”出来的,而是演员用真心磨出来的。可王家卫们似乎忘了这点,以为手握话语权就能定义一切,却不知道观众看得懂演技,也分得清真假。
金靖至今没回应这场风波,被网友赞“体面”——比起卷入骂战,不如用作品说话。『唐嫣』也没纠结“装不装”的评价,毕竟金熊猫奖的奖杯🏆️比任何辩解都有力。倒是王家卫,要是再想拍“人间烟火”,不如先学学怎么尊重烟火里的人。毕竟,能写出《繁花》的人,总该懂“真诚”二字,比任何话术都金贵。
这场录音风波终会过去,但它留下的问题不会消失:影视圈的权力什么时候能不那么任性?创作者的权益什么时候能有保障?
那些“墨镜🕶️后的真心话”,什么时候能变成台面上的尊重?答案或许还在风里,但至少现在,有人敢把问题问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