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与配角》小品中,陈佩斯与朱时茂的一句经典台词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的错愕与不信:“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以为只有我这模样的才当叛徒,没想到你朱时茂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这段话如今似乎又可以用来形容一位“躺平姐”,她的出现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甚至让原以为只有国内财经大V能精通吸金套路的人感到震惊。

这位“躺平姐”并非一位资深的大佬,她的号称“财富自由、海外躺赢”的人设吸引了不少粉丝。她用这种“轻松惬意”的生活方式迅速圈粉,而她辛勤运营数月的微信公众号也终于迎来了变现的时刻。她发布的付费文章,售价42元,居然在一天之内吸引了近30万的收入,粉丝的信任被迅速收割,简直令人咋舌。

从司机的视角看,财经圈内的“大V吸金”现象并不新鲜。从好运哥一夜收百万的股票池,到波元霸通过几轮割韭菜获利,再到唐朝借“价值投资”名义吸粉,这些套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当司机看到“躺平姐”号的数据时,仍不禁大吃一惊,觉得她的收割效率,连国内顶流都得自愧不如。
让人惊讶的是,这个“躺姐”并非一个资深的财经大佬。她的微信公众号在今年3月才刚刚注册,4月6日才发出了第一篇文章。到目前为止,她发布的文章数量刚刚突破100篇,连A股的一个完整牛熊周期都没经历过。她的小红书号粉丝大约22万,算得上是财经圈的“中咖”级别,但她的公众号却凭借一篇《重点关注的板块》大获成功。在11月4日发布后的12小时内,付费人数便飙升至近7000人,截至11月5日,达到7093人,毛收入接近30万元。一天的收入甚至超过了普通人一整年的工资,她的吸金速度简直堪比印钞机。
jrhz.info
然而,热闹的背后是付费读者的不满和吐槽。很多粉丝在微信群中分享截图,抱怨花了42元买到的所谓“干货”完全是空话,文章内容无非是些“看好某板块”“性价比不错”的空洞表述,连数据支撑都没有,简直比券商的晨会纪要还敷衍。更让人愤怒的是,她在文章中推荐的低估值板块,很多人跟风买入后,账户浮亏已成事实。
更令人心寒的是,粉丝扒出了她曾推荐的比亚迪股票价格107元,港股消费、恒生『互联网』也全线亏损,而她的文章在被质疑后居然直接删除。尽管如此,这个水平平平的“躺平姐”依然能够吸引7000多名粉丝乖乖掏钱。为什么这么多粉丝愿意为此买单呢?其中有三重套路至关重要。
第一重是精英人设的包装。她将自己定位为一位“985毕业,曾任大学老师、算法『工程师』”的精英,且在澳大利亚运营账号,标题里用“躺平”和“快乐时光”这样的词汇,字里行间都在渲染她已经“财务自由、生活轻松”。这种标签让粉丝产生了代入感,觉得能够从这样的大咖身上学到投资经验,简直是自己的幸运。

第二重是神秘大佬的滤镜。在运营数月的过程中,这位“躺姐”从未透露过自己的真实姓名、长相,也没有公开过任何实质性的从业经历。她刻意保持的神秘感反而让粉丝产生了更多的幻想,认为她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越是神秘,越让人信任,从而越愿意为她支付费用。
第三重则是她巧妙把握的时机和运气。公众号刚注册的3月,正好是市场的低点,之后一些主流赛道开始上涨,她随便写写热门行业和板块,便能轻松享受到行情的红利。不少粉丝认为在五六月通过她的文章赚到了钱,因此开始深信不疑,但却没有意识到,实际收益的背后,是市场的运气,而非她的真正能力。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巧妙的合规防火墙。她在公众号简介中明确写道,“所有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并且加上“跟单者盈亏自负”的免责声明。这样做,既为自己提供了充足的免责条款,也能够在粉丝亏损时推卸责任,想要维权几乎不可能。
这一现象其实揭示了一个财经圈的真相:真正的投资高手并不需要通过卖“致富密码”来赚钱。像巴菲特这样的顶级投资者从来没有开设付费账号,更不可能出售所谓的课程。那些天天喊着带你赚钱的大V,往往都是通过赚你“想赚钱的钱”来实现自己的财富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