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
说起王全有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
但提到《亮剑》里那位足智多谋的丁伟丁团长,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了。

时光飞逝,《亮剑》播出至今已近二十年。那位在剧中雷厉风行的丁团长,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从评剧舞台起步
王全有的童年是在河北高碑店度过的。那里有着浓厚的评剧氛围,他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渐渐对这门传统艺术产生了兴趣。

1972年,怀揣着艺术梦想的王全有考入北京评剧团,开始系统学习评剧表演。
仅仅三年后,他就随团四处演出了。不过,年轻的王全有很快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困扰——身高问题。
jrhz.info
他的身高接近一米八,在现在的影视圈或许正合适,但在评剧舞台上却显得有些“突兀”。
评剧讲究舞台画面的和谐与平衡。如果演员身高差距太大,观众很容易被身高差吸引,反而忽略了表演本身。而且评剧中有很多程式化动作,比如搭肩、搂腰,身高不匹配会让这些动作显得不太协调。

虽然有这样的烦恼,但王全有在专业上从没松懈过。他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始终刻苦磨练自己的技艺。
三十四岁那年,他在全国评剧青年演员大赛中获得了青年演员奖,这是对他多年努力的最好肯定。
荧屏上的“丁团长”
在评剧领域稳步发展的同时,王全有也开始接触影视表演。

如今观众最熟悉的,自然是他在《亮剑》中饰演的丁伟。这个角色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在生活中,人们见到他都会亲切地喊他“丁团长”。
据说有次他去菜市场,摊主直接招呼道:“丁团长,您也来买菜啊!”
在一个访谈中,王全有透露,他在《亮剑》中的戏份其实不多,前后大约四十场。但因为塑造得生动,让观众感觉这个角色贯穿了全剧。

对此他感到很欣慰,因为演员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自己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其实在《亮剑》之前,王全有已经参演过一些影视作品。而且他始终没有离开评剧舞台,做到了影视和戏曲两不误。

艺无止境的追求
《亮剑》播出后的第二年,王全有和剧组其他演员一起参与了同名广播剧的录制。
在那次访谈中,他分享了自己对表演的理解。他说,演员这个职业就像“一所永远无法毕业的学校”,艺术的道路没有尽头。

每次拍戏,他都要求自己要比上一次有所进步。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早在他三十岁主演评剧《张羽煮海》时就体现得很明显。在那出戏里,他饰演的张羽唱功扎实,感染力强,还加入了武生的翻腾动作,干净利落,为角色增色不少。

后来,他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交流演出表演奖。
在评剧《乐家老铺》中,他饰演的乐柏年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角色身处新旧时代交替的时期,内心充满矛盾——既要保全祖传老铺,又要帮助地下党转移金库。

王全有把这种纠结和最终的选择演绎得真实可信。这个角色也为他赢得了戏曲红梅大赛的银奖。
出演《亮剑》时,王全有已经年近五十。多年的舞台经验让他在塑造丁伟这个角色时游刃有余。

剧中有一个经典场景: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丁伟在后方分析战局,判断出李云龙可能面临危险。
按照常规,他应该先请示上级,但情况紧急,他当机立断,下令炸毁日军可能经过的所有桥梁,并组织层层阻击,为李云龙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样的决断力,被王全有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戏份不多,但丁团长的形象却深深印在了观众心里。
《亮剑》的拍摄条件相当艰苦。有一次拍摄冰上戏份时,王全有不慎摔倒,第二天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肋骨骨裂。

但后续还有骑马戏要拍,年近五十的他只能忍着疼痛完成拍摄。这种敬业精神,与如今一些年轻演员形成鲜明对比。
生活中的“蛮好人生”

如今,年过花甲的王全有过着半隐居的乡村生活,偶尔接拍一些喜欢的戏。
在2025年4月开播的《蛮好的人生》中,他饰演女主角🎭️的前公公丁父。

这个角色并不讨喜——一个自私又强势的老人。在通常以婆媳矛盾为主的家庭剧中,这次却是公公和前儿媳之间的争执。
对王全有来说,演反派并不陌生。早在老版《水浒传》中,他饰演的陆谦就让人恨得牙痒痒。

不过戏外的他,生活倒是真的很“蛮好”。
在一次节目中,他和妻子、女儿一同出镜。女儿王念没有继承父业进入演艺圈,而是成为了一名主持人。

王全有和妻子相伴三十多年,感情一直很好。女儿在节目中还调侃,家里有矛盾时总是爸爸先低头。
当被问及择偶标准时,王念笑着说:“没什么特别要求,只要能像我爸这样内外兼修就好。”

这话一出,观众都笑了——这样的要求其实很高。虽然年过花甲,但王全有每次公开亮相都衣着得体、精神饱满,这种“内外兼修”确实需要多年的修养和积淀。

作为演员,他敬业专业;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体贴负责。这样的王全有,确实活出了“蛮好的人生”。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在荧屏上看到更多他的精彩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