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回到老家,已经有三年没在这里住过了,这次待了大约八九天。在闲暇时,我开始整理那些三年间一直没碰过的旧衣物和鞋子,意外发现了不少久违的“宝贝”。
今天上午,我婆婆在一堆鞋盒旁翻找,竟然找到了我当年上班时买的高跟鞋,还有我结婚当天穿的婚鞋。那些鞋子都是恨天高,鞋跟足足都有十厘米以上。
记得那时我在选购衣物和鞋子时特别舍得花钱,起步价也基本在一百以上,其中这双达芙妮的鞋子差不多要两百多。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高度倒真有点让我感到害怕,不知十年前的我怎么能穿着它们走路。
其实我内心清楚,自己为何当时会选择那么高的鞋子。一方面是因为我的身高偏矮,十年前我对此感到自卑,总想通过穿高跟鞋来提升自己的高度,以便在他人面前不至于显得那么矮小。甚至连冬天的棉鞋我也选择了坡跟鞋,仿佛这样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我的身高,而尽管脚后跟常常疼痛,依然毫不在意。
如今再回望,穿上恨天高的鞋子,实际上并没有掩盖住我的身高,反而似乎让别人更容易意识到我的矮小。就像某位身材娇小的明星,无论穿多高的鞋,总会有人在网上评论说“某某女星穿着二十厘米的高跟鞋仍比其他人矮半个头”,真是闹了个笑话。
像我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年轻女性,尤其是大学生和刚入职场的新手。这一代女性常常更加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打扮和穿衣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往往会忽视自己的舒适感。古语云“女为悦己者容”,的确很有道理,但这也反映出女性在自我意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我见过不少穿平底鞋的女性,大多数身高不错,平底鞋也仿佛在彰显她们的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尤其是结婚生子后,那些曾经的高跟鞋逐渐被低跟鞋和平底鞋取代。她们开始不再追求他人对此高度的认可,更多地注重自身的舒适感。
我结婚后也是如此,有了孩子后,高跟鞋更是被我束之高阁。如今新买的鞋子全是平底的,出门时再也不在意他人的目光,无论他们怎么说,我就是我,身高不如你没关系,我们都是女人,何必在意呢?这也成了一种自我安慰。
所以我认为,从高跟鞋的选择与穿着,可以看出一些年轻女性对自我认知的深度与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