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详细资料附在文章结尾。
这是在香港拍摄的夏梦与其他几位女星的合影,???左至右依次是石慧、陈娟娟、夏梦及冯琳。石慧作为驰名中外的女影星,与夏梦和陈思思一起被称为“长城三公主”;而陈娟娟在孩提时代便已跻身中国的小童星行列,拍摄此照片时她的主要身份是导演;冯琳是冯喆的妹妹,冯喆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大陆享有极高的声望,成为当时的男影星之一。
在合照中,夏梦上身穿着一件纯白色的针织衫,下搭一条黑色的半长窄裙,腿上穿着丝袜,脚踩一双黑色高跟鞋。如此搭配虽然简约,却展现出优雅与格调,流露出时尚的独特韵味。
身材高挑的夏梦,体态轻盈而婀娜,白皙的肌肤仿佛能散发出光泽,笑容甜美如蜜糖,使人倍感欢愉。夏梦不仅是一名广为人知的女星,还稳坐“大公主”的宝座,和石慧、陈思思共同构成了无可替代的“长城三公主”。可见她在华语影坛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夏梦的本名是杨濛,她因对莎士比亚名作《仲夏夜之梦》的热爱而取了“夏梦”这个艺名,算是学生时代的小愿望得以实现。除了外貌的卓越,夏梦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她出身于个文艺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六岁时便赢得了“上海儿童摄影比赛”的冠军。1947年,夏梦随父母从上海迁居香港,三年后加入长城电影公司,成为公司重点培养的明星。期间,她参与了多部经典影片的拍摄,如《娘惹》、《新寡》和《绝代佳人》等,凭借她柔美的面容、亲和的笑容和优雅的举止,一下成为了影坛的焦点。1951年,年仅18岁的夏梦首次在银幕亮相,便是与韩非合作的喜剧《禁婚记》,该影片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还一举成为当年香港国语片的票房冠军。
作为一位新晋女星,夏梦的形象经过细致的包装,长城电影公司为她塑造了清新、健康的公众形象。无论是演绎传统的贤淑女性,还是挑战更为复杂的社会角色,夏梦都能够精准地把握角色,深入人心。凭借她所参与的喜剧、社会剧、时装剧及古装剧等众多影片,尤其与严俊携手的《娘惹》、《白日梦》和与韩非合作的《孽海花》,都让她声名大噪。夏梦不仅求知欲强,文化素养也很高,她在自传《从影一年》中对自己的电影生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总结。
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电影市场上,夏梦的作品获得了一连串的成功。她17岁便加入长城电影公司,凭借独特的魅力和演技,迅速走红东南亚。无论是时装片、古装剧或是戏曲电影,夏梦都能游刃有余,成为国语片中极为罕见的全能演员。
夏梦的人生如同她的电影一般传奇。1957年,著名作家金庸在文坛初露锋芒,得知长城电影公司在招募编剧时,他便愿意赴公司应聘,为了接近夏梦,他曾以化名“林欢”创作剧本。夏梦在21岁时嫁给富商林葆诚,成为那个时代少有的“模范夫妻”,尽管金庸爱慕夏梦之深,但清楚她已然为人妻,金庸只能以朋友的身份与她交往。金庸在夏梦身上看到了小龙女的影子,尽管对她心怀倾慕,但因已婚身份只能保持距离。在此之后,金庸为她创作了《绝代佳人》和《王老虎抢亲》等 filmp 的剧本。
人们在观看夏梦在《绝代佳人》中的出色表演后,纷纷称她为“绝代佳人”。此影片以女主角的视角展开情节,颠覆了当时传统电影中男主角的强势形象。金庸将这部作品与夏梦的美貌紧密相连,然而,两人的合作时日并不长。1967年,夏梦决定暂时息影,前往加拿大。
与长城电影公司合作结束后,金庸创办了《明报》,将他内心隐藏的爱意化为文字表达。夏梦与丈夫林葆诚则是在朋友聚会上相识,之后因一同拍摄电影《姐妹曲》而坠入爱河。1954年,林葆诚正式迎娶夏梦,他对妻子关爱备至,作为具有学识和善良品格的商人,他始终默默支持着她。
这是20世纪50年代女神夏梦与其丈夫林葆诚的合照,夏梦身着华美的旗袍,优雅动人;林葆诚则身披西装,颇具绅士气质,二人气质相当,宛如天生一对。尽管夏梦当时年仅20出头,却凭借绝美的容貌与非凡的气质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之一,被誉为“香港的西施”和“中国的奥黛丽·赫本”。林葆诚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是个才华横溢的学子,后投身商界。二人因电影而相识,当时夏梦红极一时,追求者如云,其中包括金庸。最终,林葆诚以真诚赢得了夏梦的芳心,1954年,他们携手走入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1966年,夏梦拍完最后一部电影后,便随丈夫移居加拿大,两人相伴走过了半个世纪。风雨历程中,他们的爱情故事如同传奇般温馨,成为了娱乐界的一段佳话。在复杂多变的娱乐圈中,夏梦始终保持着本心,从未被绯闻缠身,低调而自律地生活。两人携手走过53个春秋,林葆诚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常为她提重物、料理琐事,而夏梦则重视林葆诚的真诚。在面对金庸的追求时,夏梦并未因外界的光环而迷失自我,反而愈加珍视与林葆诚的婚姻生活。
1957年,夏梦凭借主演的《绝代佳人》在全国最佳影片评选中获奖。同年,作为香港电影工作者的代表,她前往北京,受到了毛泽东及周恩来的接见。在与毛主席的合影中,她端庄优雅,宛若东风来仪,眉目如画,展示了东方女性特有的古典美。夏梦的美在于她外表的清丽,更在于其内在的独特气质。她的美既高贵又自然,灵动的眼神与温柔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她对领导人的亲切接待令她印象深刻,此后,她选择公开表露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不免使她在事业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梦慢慢转向幕后,成为一名制片人。进入1980年代,她回到内地,创办了青鸟电影公司,全面转型为幕后工作者。17年间,夏梦主演了28部电影,在1980年退休后,依然出山监制多部大获成功的影片。她不仅情商高,目光独到,能力出众。1979年,她将与丈夫辛苦经营的大半辈子家族制衣厂售出,倾尽积蓄创办青鸟影业。转型开始后,她的第一部影片《投奔怒海》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逾千万港元,并斩获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个大奖,许鞍华常赞叹:“夏梦的智慧远超她的美貌。”刘德华则对夏梦的慧眼识英感恩不已。
青鸟影业随后推出的艺术片《似水流年》与商业片《自古英雄出少年》,成为了香港与内地合作拍摄的先河。最终,《投奔怒海》一举获得金像奖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而《似水流年》同样不甘示弱,也捧回了金像奖的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这两部影片分别将刘德华和斯琴高娃推向了事业巅峰,夏梦的眼光与智慧,使她在晚年依旧在电影界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夏梦卓越的容貌自不必说,然而她却并未试图依靠外表“躺赢”,而是志在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演艺圈开辟一片天地。她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构建起自己的电影事业,恰如其言,从一开始的惊艳,到后来的实至名归,令人敬叹、钦佩。
退休后的夏梦渐渐淡出公众视野,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重视睡眠与休息,安然享受属于她自己的宁静时光。晚年的夏梦依旧优雅,直至以83岁高龄去世,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她的容貌,更是智慧与坚韧的精神。
我想,夏梦的智慧在于对自我的认识与坚守原则,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她始终如一,这便是那位大美人夏梦的内涵所在。
——由极目新闻、闽南网及羊城晚报等来源整理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