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炒到几百万的瑞士手表,如今跌到零售价,为啥突然卖不动了?

曾被炒到几百万的瑞士手表,如今跌到零售价,为啥突然卖不动了?

[下雨]我们都知道,瑞士的手表一直以来都是闻名于世界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劳力士,就是瑞士品牌,曾经拥有一个瑞士名表,那绝对就是成功人士的代表,所以曾几何时,瑞士手表一度被炒到几百万。

但是最近两年,瑞士手表却突然卖不动了,价格也跌到了零售价,曾经奢侈品届的佼佼者,现在也逐渐的失宠了,年轻人更多选择去戴智能手表。

为啥会有这样的情况?为啥现在那么多的奢侈品都卖不动了?

奢侈品界的顶流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瑞士手表不仅仅是计时工具,更是身份,地位和品味的象征,尤其是在奢侈品文化高速发展的年代,一块闪闪发光的劳力士,或者一只工艺精湛的百达翡丽,常常比豪车更具话题性,对很多人来说,拥有一块瑞士名表,几乎等同于成为“成功人士”。

在中国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15年之间,随着经济飞速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崛起,瑞士手表也随之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无论是成功商人,社会名流,还是刚刚发家的创业者,都视一块瑞士名表为成功的象征。

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表的型号和机芯编号,但他们都知道:戴着劳力士出门,别人看你的眼神就是不一样,还记得那些年流行的港剧和黑帮片吗?《古惑仔》《无间道》里,一个混得风生水起的老大,一定会在镜头给他扫过手腕时,露出一块金灿灿的金劳。

这种江湖地位的塑造根本不靠对白,全靠这块表撑起来气场,而这些影视剧的审美观,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功标准,不戴表的老板是没有仪式感的,戴电子表的老板是不正经的,只有戴瑞士名表的老板,才让人肃然起敬。

不仅是影视的加持,瑞士制表品牌的营销功力也不可小觑,它们打出的口号不是我们走得更准,而是你值得拥有这份荣耀,不仅如此,瑞士品牌还深知稀缺性就是价值的铁律,每当某个限量款发布,全球只发行几只或者几十只,就足以让收藏圈沸腾。

炒家蜂拥而至,黄牛高价收购,甚至一表难求,有时一块零售价几十万的限量版,不出几个月便能在拍卖会上翻倍售出,更夸张的是,有些型号因为明星佩戴而被爆炒,比如保罗·纽曼戴过的Daytona,最终在拍卖会上拍出1790万美元天价,这样的“造神营销”让瑞士手表似乎不再是商品,而是投资品,是收藏品,是艺术品。

根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数据,在2014年,中国曾一度占据全球瑞士手表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人不只是在国内买,还频繁赴欧洲、日本、新加坡“扫表”,很多钟表店甚至在门口贴出欢迎使用支付宝,店员可以讲中文的牌子,一到节假日就提前备货,专等中国的表客光临。

而瑞士国内,则靠这小小的钟表业支撑起了相当比例的出口经济,别小看一块表,高端款售价动辄几十万人民币,单位价值极高,一年出货量只需几百万块,产值就能上千亿,但繁荣的背后,也早已埋下了隐忧,当一个产业高度依赖于品牌光环和情怀价值时,它注定要面对时代价值观改变带来的巨大冲击。

年轻一代不再为奢侈品买账

如果说上一代人把瑞士手表当成通往上流社会的通行证,那现在的年轻人恐怕连门票都懒得买了,那些曾被视作高人一等的腕表,如今在很多人眼里,反而成了一种过时的象征,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更喜欢智能手表,价格适中功能也多,还能随时查看自己的健康状态。

过去那种用价格标示地位的消费逻辑,已经不再是主流,今天的年轻人面对奢侈品时的反应,更像是一种本能的抗拒,他们觉得买一个奢侈品彰显地位,纯粹是在花冤枉钱,过去瑞士表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品牌讲故事讲得太好了,把一块普通商品包装的如此高大上。

但今天网络的信息非常的发达,大家都知道了这些营销套路,今天的年轻人更想知道一个东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他们更愿意买便宜好用的商品,不仅如此,以前买表的人不光为了戴,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投资和保值。

但近几年二手市场一再下跌,一些曾经天价的限量款现在价格缩水一半都没人接盘,所以就导致瑞士表逐渐的被消费者冷淡,就和最近的茅台一样,品牌效应一旦崩塌,价格就飞快的往下降。

潮流的风向早已改变

传统机械表再怎么精密,终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但智能手表是时代的工具,就像数码相机当年被手机拍照取代一样,机械表的计时功能早已不是刚需,剩下的只是情怀和身份,而这两点,对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而言,已经远远不够。

2024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也在迅猛增长,从2017年的200多亿,到现在接近千亿规模,短短几年时间就翻了好几倍,这种速度是瑞士表永远无法达到的,毕竟一个手工打磨,一个是芯片制造,赛道不同,结局注定不同。

不仅功能丰富,智能表在设计审美上也日新月异,以前大家以为科技产品都土得掉渣,但现在各大品牌合作设计师,外形上早就不输传统手表,而且电子的表盘还能随时更换,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比起传统表只能有一个表盘来说更受年轻人喜欢。

当然,也不是说瑞士手表就此一败涂地,它依然在特定圈层拥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意义,那些历史悠久,工艺极致的品牌,也依然是高端审美的代表,但它确实已经从主流市场来逐渐失宠了,如果不能在产品上做出真正的创新突破,仅靠品牌故事和营销,终究会被年轻人甩在身后。

大家是怎么看待奢侈品市场的冷淡?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猜你喜欢

曾因美貌无人敢追,父亲终身未娶,她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没想到,这部剧的拍摄竟然历时三年,而三年后,何赛飞不仅在戏曲领域取得了成就,也正式转型为电影演员。为了演好这角色,她开始学习京剧,尽管她是越剧演员,但为了完美演绎京剧中的唱腔,她花了半年时间向京剧老师请教。她…

曾因美貌无人敢追,父亲终身未娶,她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老银幕四美,藏多少回忆?无滤镜美到刻心,谁让你记住至今?

她曾笑着说“玉女”是束缚,但她始终保持真诚,笑容里藏着岁月的温柔与未曾改变的初心。在《赤壁》中,她饰演的小乔摇动团扇,端庄与聪慧兼备,她的美是锋芒藏于温柔中的通透。在《天龙八部》里,王语嫣的眼神如山泉般纯净;…

老银幕四美,藏多少回忆?无滤镜美到刻心,谁让你记住至今?

三重胶原眼膜实测:24小时锁水保湿改善干纹攻略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颜值江湖”里,每一寸肌肤都是战场,而我,素说美丽眼膜,便是你手中那把锋利无比的剑,助你披荆斩棘,成为传说中的不老佳人。我不仅是片眼膜,更是你眼部肌肤的全能守护者,无论你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

三重胶原眼膜实测:24小时锁水保湿改善干纹攻略

女子同一公厕两遭趴地偷窥 屡教不改引争议

2025年7月3日,济南某广场的一间公共卫生间内,王女士(化名)遭遇了一名男子透过门板底部缝隙偷窥她如厕的事件。这已是她第二次在同一地点遭遇相同手段的偷窥。第一次遭遇发生在2025年4月,王女士在如厕时听到可疑的脚步声,却无人使用洗手台

女子同一公厕两遭趴地偷窥 屡教不改引争议

日本一男子7天猥亵同一女生3次:她是我喜欢的类型

日本一男子7天猥亵同一女生3次。7月3日,据日本媒体报道,一名来自千叶县的男子(38岁)再次被逮捕,警方称,该男子涉嫌在地铁上对一名十几岁的女高中生实施猥亵行为,自去年8月起,每周在地铁上猥亵两到三次高中生。在审讯中,该男子承认了相关指控,

日本一男子7天猥亵同一女生3次:她是我喜欢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