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优衣库,是无数打工人的“衣橱救星”。一件基础款T恤,百搭、耐穿、不挑身材,男女老少都能穿;
一条优衣库牛仔裤,舒适、性价比高,上班、通勤、周末出门都能穿;
一件HEATTECH保暖衣,冬天必备,从学生党到中年人都离不开。它曾是那个“不讲潮流、只讲实用”的国民品牌,
是那个“穿不出门的尴尬场合,优衣库能救你一命”的安全牌。可如今,走进优衣库门店,不少人却开始皱眉:“货架上全是短款、紧身T恤,满屏辣妹风。”
“女装S码比童装还小,就问一句——有几个成年人能穿得上?”
“领口大得像漏风小窗户,尺码越来越小,身材正常的姐妹只能靠L码续命。”
于是,一个疑问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优衣库,是不是抛弃普通人了?
自2025年夏季新品上架以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纷纷晒出自己在优衣库的“购物失败经历”,并吐槽:“我进去是想买件基础款T恤,结果满眼都是紧身、短款、露脐装。”
“我身高165cm、体重55kg,试了女装S码,居然像童装!”
“领口大得能塞进一只手,尺码越来越小,优衣库是不是只服务‘纸片人’了?”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购物体验:“我本来看中一件白色T恤,想着上班穿。结果一试,领口大得像漏风,腰部收得特别紧,完全不是以前那种宽松舒适的感觉。”
“我问店员有没有大一点的尺码,她说‘我们现在的设计就是偏修身的’。”
类似的吐槽在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也层出不穷:“优衣库现在主打辣妹风,根本不是以前那个‘大众品牌’了。”
“我理解品牌要跟潮流,但能不能也照顾一下普通身材的人?”
“以前是‘人人穿得起’,现在是‘穿得上都难’。”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优衣库官方并未正面回应“是否抛弃普通人”的问题,但在其发布的2025春夏系列宣传中,明确强调了“年轻化、潮流化、个性化”的品牌定位。品牌方表示:“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我们希望提供更多元、更时尚、更具个性表达的服装选择。”
“优衣库将继续保持高性价比和高品质,同时也在探索更多元化的风格,满足不同人群的穿搭需求。”
换句话说,优衣库正在试图从“功能性品牌”向“潮流生活方式品牌”转型。这种转型,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体现:
•在日本,优衣库推出了与街头潮牌、K-pop明星的联名系列;
•在欧美市场,其主打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强调“修身剪裁”“露腰设计”“oversize风格”;
•在中国市场,优衣库近年来频繁与明星、KOL合作,主打“穿搭美学”“流行趋势”。
这背后,是一个商业逻辑的转变:过去的优衣库靠“实用”赢得大众;
现在的优衣库,想靠“好看”赢得年轻人。
这场“优衣库变味”的争议,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品牌初心”与“市场转型”的博弈。✅ 支持转型者认为:“品牌必须跟上时代,不然会被淘汰。”
“优衣库以前太‘安全’了,现在有点风格变化很正常。”
“年轻人喜欢辣妹风、露脐装,说明市场有需求。”
❌ 反对者则质疑:“优衣库变成‘辣妹专属’,那普通人怎么办?”
“基础款越来越难找,连一件正常的T恤都买不到。”
“尺码越来越小,是不是对‘正常身材’的歧视?”
更有网友指出:“品牌想年轻化没问题,但不能把‘普通人’排除在外。”
“优衣库不应该只服务‘身材好’的人,而应该继续做那个‘谁都能穿’的品牌。”
其实,优衣库并非完全没有“基础款”,只是在门店陈列和营销推广中,这些“老款”被边缘化了。有消费者指出:“你去店里,满眼都是紧身、短款、露腰的衣服,基础款要么放在角落,要么断码严重。”
“你想买件宽松的T恤,可能只能去网上找‘经典款’,门店几乎不主推。”
这种“视觉优先”的陈列策略,虽然能吸引年轻消费者驻足,却也让不少忠实顾客感到“被冷落”。对此,有服装行业分析师指出:“品牌转型是必然趋势,但不能一刀切地抛弃原有用户。”
“优衣库的核心竞争力,是‘大众化’和‘实用性’。如果一味追求潮流,反而会失去它最根本的用户群。”
面对消费者的集体吐槽,不少网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希望优衣库分区域陈列,辣妹风和基础款都能找到。”
•“基础款可以不潮流,但一定要舒适、实用、尺码合理。”
•“尺码别再一味缩小了,S码不是‘身材标准’。”
•“能不能多一点包容性设计,照顾不同身材、年龄的消费者?”
也有消费者呼吁:“请别让优衣库变成‘身材焦虑’的推手。”
“穿得上、穿得舒服,才是最基本的穿衣需求。”
从“打工人必备工服”到“辣妹风主力店”,优衣库的变化,映射出整个消费市场的转型:年轻人成为主力,潮流成为关键词。但品牌不应忘记:真正的国民品牌,不是只服务某一小部分人,而是让每一个走进门店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件衣服。
如果优衣库最终变成“身材好才能穿”的代名词,那么它失去的,不只是基础款,更是曾经最宝贵的“包容性”。愿优衣库在追逐潮流的路上,别忘了它曾经温暖过无数普通人的初心。
文 / 时尚观察员 · 小衣
图源 / 网络 & 优衣库门店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