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时分,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修复。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中央稳市场政策引导下,地方层面有130个省市共出台362次稳市场政策,聚焦公积金、补贴、融资、“好房子”等六大方向,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明显趋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9%;销售额为3.4万亿元,同比下降3.8%。虽然仍有降幅,但与2024年全年相比,降幅分别收窄了10个百分点和13.3个百分点。特别是现房销售表现亮眼,5月份累计同比增幅达13.2%。从销售价格来看,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1%,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7个月降幅收窄。
部分重点城市市场好转。上海链家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上海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创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其中,上半年二手房累计成交985万平方米(11.6万套),同比增幅达24%。新房市场方面,上海新房市场累计成交2.54万套,同比持平于2024年上半年总成交量。北京和深圳市场也有起色。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显示,上半年北京二手房网签88574套,同比提升17.7%;新建住宅截至6月28日累计成交24159套,相比2024年同期上涨约25%。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二手房买卖合同共计录得35106套,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30.7%。
克而瑞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总监马千里表示,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基本平稳,新房销售面积和金额保持稳定,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待售面积连续三个月减少。房企业绩也有所修复。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房企整体业绩止跌回稳,部分企业业绩回升。1-5月百强房企中累计业绩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近45%,其中同比增幅大于30%的企业数量占到20家。
尽管上半年土地成交规模有所下降,但各能级平均楼板价均有所上涨,溢价率也有所回升。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平均溢价率达到9.2%,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4.8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随着非核心城市成交占比上升,平均溢价率稍有回落。地方政府在控制新增土地供应规模的同时,在“好房子”导向下进一步提升了新增供地的质量,房企投资积极性随之回升。从重点监测城市来看,上半年已有3市超过千亿元。上海、北京、杭州土地成交金额分别达到1273亿元、1101亿元和1077亿元,占全国土地成交总金额的35%,高出上年同期10个百分点。
企业拿地结构不断优化。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58同城、安居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地方国企拿地占比同比下降16%,央企与民企则分别上升3%和9%。这一变化印证了融资环境改善正从资金端有效传导至拿地端,民营房企的市场参与度显著回升。他预计,随着土地市场修复向新房市场传导,将对供需和价格产生影响。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调研组赴广东、浙江两省调研时表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充分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自主权,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调研组还要求加快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并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马千里表示,当前正在进入行业稳市场的又一新阶段,多维稳市场政策齐发,中央和地方不断推出有力举措提振改善供求预期,行业库存指标持续快速改善,市场殷切期盼新房交易规模实现筑底。新房供应结构出现纯新盘量少质优的新局面,高品质纯新盘为当前新房市场注入了活力,催生了新的购房需求。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房量价将延续筑底期走势,各项房地产指标也将迎来更加明确的稳市场信号。随着金融扶持政策的深化落实,城市更新行动的全面推进,地方促消费政策的精准落地,更多城市有望实现价格预期的企稳,成交规模也将随之筑底。少数一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的核心城市将成为市场发展企稳向好的风向标。
张波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将在分化中不断调整优化,新房聚焦核心城市改善需求,二手房供需博弈,租赁向品质化发展,土地市场核心竞争加剧,政策精准施策稳预期,整体在调整中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