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得说,这届年轻人买衣服,真是把“性价比”玩出了新高度。周末带着孩子去商场买新衣服,竟然发现挺多二三十岁的小姑娘也在试穿,而且导购也见怪不怪的样子,显然现在年轻人穿童装不是个例,而且还很有普遍性。
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不难理解,打开社交平台,“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的吐槽几乎成了日更贴。各种所谓的BM风、Y2K辣妹风席卷之下,XS码成了“均码”,L码堪比昔日的S码。看到有博主晒出自己新买的衣服,大小款式竟然和孩子的差不多,也是很让人哭笑不得了。
而与之相比的童装,尺码显然更加友好。童装的设计初衷是给成长中的孩子更多活动空间,反而带来了更包容的版型,没有成人女装那种刻意的紧绷感。一般体型偏瘦或匀称的亚洲女性,尤其是骨架小的,穿着大码一点的童装完全无压力。
比如这件拉夫劳伦的春夏衬衫短裙套装,成年女生穿150上身效果完美,肩线合适,腰身自然,不说是童装根本看不出来。
而且大牌童装的设计,现在也越来越有“范儿”了,如果有心观察就会发现,早已不是满身卡通熊、彩虹马的幼稚画风。
设计在线,质感拉满,裁剪利落有型,用料扎实讲究,纯色、格纹、经典老花等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配色低调高级,妥妥的“静奢风”平替。像Burberry的这款经典老花格纹裙子童装版,版型挺括,质感就丝毫不输成人线。
当然,要说尺码款式,大牌子的衣服即使是成人线基本上也从来挑不出错,但为啥年轻中产们还是喜欢买童款?关键还是后者价格“真香”,同品牌、同材质、相似设计,童装价格普遍能便宜30%-50%甚至更多。
就拿唯品会上数据来说,今年平台儿童户外服饰销量激增186%,其中ELLE KIDS、FILA等品牌160-170码童装经常是最快断货的,不仅原价划算,叠加平台折扣就更便宜了。
因此评论区可以看到,除了宝妈晒单,相当一部分“给160cm的自己买的”、“质量超好,已回购”,实际上出自年轻中产和大学生们。
总而言之,这场年轻人购买大牌童装背后的逻辑,是用更少的预算,实现了消费体验的“隐形升级”。他们跳出了成人女装“高价低质”或“天价大牌”的困局,在大牌童装区找到了设计在线、质感靠谱、价格亲民的“最优解”。
说到底,买大牌童装穿钱包轻松了,体面度却飙升了。这不是将就,而是一种更聪明的消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