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靓颖在深圳的一场演唱会上,以一身欧美风格的紧身流苏亮片短裙亮相,搭配金丝眼镜和甩头、扭胯的舞蹈动作,现场气氛火爆,却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直言这造型“网红化”严重,和她作为实力派歌手的身份格格不入,迅速登上热搜榜单。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张靓颖迅速回应:“我十几年前就有类似的造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她的直率反击甚至配合演唱会造型连发六条评论,表达自己对艺术表达和穿衣风格的坚持:“我没错,下次还敢。”这股真性情在娱乐圈里难能可贵,但也让她陷入了更复杂的争议旋涡。
回顾这次风波的起因,是张靓颖的全新世界巡演正式开唱,而她演唱《九万字》时的造型和妆容立刻在网络刷屏:紧身流苏装,金丝眼镜,直发,甩头扭胯的动作,网友们却吐槽“好好的天后,怎么变成直播间网红了?”还有乐评人丁太升直言:“连张靓颖都开始擦边了,华语乐坛真的完了。”话虽过于激烈,且带着明显男性视角,但也透露出一种对张靓颖转变的深层担忧——“华语预备天后,不可堕落。”
其实,网友的批评并非针对她的演唱实力,而是对她形象的突变感到不适。张靓颖过去多以知性长裙、礼服亮相,给人稳重大气的感觉,符合大家对她的期待。而这次的欧美网红风格,打破了她一贯的形象,令粉丝和观众措手不及。更巧的是,这套造型早在今年五月,她与刘宇宁在《天赐的声音》上合作《九万字》时就曾亮相。那次她们将这首火爆抖音的神曲改编成电子摇滚,加入了DJ舞步,虽然观感有争议,但歌曲的火爆程度却毋庸置疑——48小时播放破亿,如今播放量已达数十亿。
与此同时,她与王以太合作的另一首《跳楼机》也刷爆各大短视频平台,累计播放量高达50亿。张靓颖唱功毋庸置疑,但她选择的这些“网红歌”却让不少老粉心生不满,质问她为何要“自降身份唱这些歌”。她对此乐此不疲,演唱会照搬这些舞台设计,因而引发一波群嘲,后又反击网友。
支持她的粉丝则辩解说,20年的歌唱生涯,演唱会三个小时才唱几分钟“网红歌”,为何要大惊小怪?张靓颖本人也表示不排斥“网红化”,但网友们就是抓着不放,苦口婆心都白费了。
其实,张靓颖这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折射的正是观众对她多年形象的深刻期望。曾几何时,她是内地乐坛的希望之星,凭借《画心》获得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终于等到你》成为年度金曲,12张专辑涵盖流行、R&B、电子、蓝调等多种风格,实力无可置疑。她不仅英文单曲登上美国公告牌榜单,还三次获邀参加格莱美颁奖,成为亚洲首位登上维密秀舞台的歌手。
然而,光环背后是一路下滑的事业轨迹。频繁出现在各种音乐综艺节目中,无法摆脱“音综女王”的标签,形象与定位的落差让观众渐渐心冷。她出道背景特殊,生于重男轻女家庭,15岁便为家中生计在酒吧驻唱,极度渴望安全感。后来,她与冯轲的婚姻经历更是波澜起伏。冯轲曾是她的伯乐兼“父亲式恋人”,高强度的工作安排令她身体受损,却仍被强压上台表演,名下股权虽有四成,却无实际财产掌控权。
2015年逼婚事件轰动一时,演唱会现场她停下哭诉“愿意娶我就上台”,而冯轲却拖延登台,之后两人矛盾逐渐公开,最终于2018年协议离婚,网传冯轲转移了双方6亿元财产,张靓颖几乎净身出户。经历15年的迷雾后,她觉醒祝福自己“一切从一开始”。离婚后,她与小提琴家陈秋莳同居多年,事业则重启却资源匮乏,频繁登综艺又消耗了她的市场价值。
如今,她的“网红化”叛逆期成了外界关注焦点,而未来的发展扑朔迷离。虽然张靓颖拥有天后级别的硬件条件,唱功和国际舞台经历却难以助她突破“天后”这一文化符号的门槛。她缺少像王菲的“高冷仙气”或那英的“豪爽大姐大”这样鲜明的人格标签,公众眼中的她更多是“唱功机器”而非独特文化符号。
她的问题在于,曾经的成就远超于她的艺术表达,舞台上的光环无法完全掩盖内心的挣扎。这次舆论风暴或许是一个重要警钟:未来,张靓颖要么突破束缚,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定位,要么继续在“网红化”与“实力派”之间摇摆。她的人生轨迹,需要她自己来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