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贝和珍珠有什么区别?这问题我在珠宝店帮人挑首饰时,被问过不下十回。其实说简单也简单,珍珠是从珍珠母贝里长出来的宝贝,就像母鸡肚子里的蛋,珍珠母贝是 “鸡”,珍珠是 “蛋”,压根不是一回事。珍珠母贝是贝类的外壳内层,珍珠是贝类体内长的珠子,不管是形成过程、样子还是用处,都差着老远。搞懂珍珠母贝和珍珠的区别,买首饰时才不会被忽悠。
形成过程这俩的 “出身” 完全不同。珍珠的诞生纯属意外,就像天上掉馅饼。当沙子、小虫子这些异物钻进珍珠母贝的身体里,贝类觉得不舒服,就会分泌珍珠质把异物裹起来。一层又一层 ,慢慢就长成了珍珠。我见过养珍珠的渔民剖蚌,有的蚌里能找出好几颗珍珠,圆滚滚的躺在里面,像藏着的小宝贝。
珍珠母贝呢,是贝类天生就有的 “盔甲” 内层。贝类从小到大,外套膜会不断分泌珍珠质,把自己的外壳内层打磨得光溜溜的,这层带光泽的部分就是珍珠母贝。就像咱们人类的指甲,是身体的一部分,随着生长慢慢变厚。上次在海边捡了个贝壳,掰开一看,里面的珍珠母贝亮晶晶的,带着彩虹似的光,可惜没长珍珠。
再看样子,简直是两种东西。珍珠大多是圆滚滚的,像弹珠一样,当然也有长歪的,比如水滴形、扁圆形,咱们叫它巴洛克珍珠。颜色也多,白的、粉的、紫的、黑的都有,我见过一串淡水珍珠手链,粉嘟嘟的,透着光看特别温柔。拿在手里凉凉的,表面摸起来滑溜溜的,一点不扎手。
珍珠母贝是片状的,贴在贝壳里面,就像给贝壳铺了层华丽的内衬。颜色以白、灰为主,也有少见的黑、紫、蓝绿色,不同角度看会闪七彩光,像小时候玩的万花筒。我有个朋友戴 了个珍珠母贝做的吊坠,在太阳底下一转,光怪陆离的,比珍珠还晃眼。但它是硬邦邦的薄片,不像珍珠那样圆润有弧度。
成分虽然有点像,但结构差得远。珍珠主要是碳酸钙,还有点有机质和水,一层层裹起来的,截面能看到同心圆,就像树的年轮。珍珠母贝也是碳酸钙为主,却是一片片文石板子叠起来的,中间夹着点有机质,像堆起来的瓦片,所以比珍珠硬挺。上次用小刀划珍珠母贝,费劲才留下个印子,划珍珠就容易多了,轻轻一下就有痕迹。
用途方面,珍珠可是珠宝界的明星。好珍珠串成项链、做成戒指,贵的能卖几十万。我表姐结婚戴的南洋珍珠项链,一颗珠子比一元硬币还大,白得发亮,说是花了好几万。除了戴,珍珠还能磨成粉做面膜,听说能美白;药店也有珍珠粉卖,说是能安神。
珍珠母贝的用处也不少,但大多是做装饰。把它切成薄片,镶嵌在首饰上,比如手链的搭扣、耳环的底座,能增加光泽。我见过一个手表表盘,用珍珠母贝做的,阳光下看像有片星空。古代人还会把珍珠母贝雕刻成图案,贴在家具上,叫螺钿工艺,老值钱了。药店也收珍珠母贝,说是能入药,平肝潜阳啥的,不过得经过处理才行。
价格上,珍珠普遍比珍珠母贝贵得多。一颗好珍珠,比如大溪地黑珍珠,直径够大、圆度好的,几千块一颗很正常。珍珠母贝就便宜多了,一块像样的薄片也就几十块,做成的首饰几百块就能拿下。上次在批发市场问价,一串珍珠母贝手链才八十,同款式的珍珠手链要八百,差了十倍。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稀有的珍珠母贝比普通珍珠贵。比如那种带孔雀绿光泽的珍珠母贝,又大又完整的,做成摆件能卖上万。但总体来说,还是珍珠更金贵,毕竟不是每个珍珠母贝都能长出珍珠,十只蚌里能有一只长出好珍珠就不错了。
鉴别起来也容易,拿在手里一看就知道。圆滚滚、摸起来温润的是珍珠,片状、硬邦邦、闪七彩光的是珍珠母贝。用强光手电照,珍珠能看到一圈圈的纹路,珍珠母贝是一层层的片状结构。实在分不清,就问商家要证书,正规珍珠会有鉴定证书,写着 “天然珍珠” 或 “养殖珍珠”,珍珠母贝的证书会注明是贝壳内层。
珍珠母贝和珍珠的区别大着呢。一个是贝类的外壳内层,一个是贝类体内的珠子;一个片状带虹彩,一个圆球状显温润;一个多用于装饰入药,一个是高端珠宝主力。下次再有人问珍珠母贝和珍珠有什么区别,你就把这些门道讲给他听,保准让人觉得你是懂行的。买首饰时也别被 “珍珠母贝做的珍珠” 这种话忽悠,心里清楚了,才能选到合心意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