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吃饭,永远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今天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喜爱的服饰,色彩缤纷,但在没有合成染料的古代,我们的先人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呢?色彩单调吗?他们最爱穿什么色?
先来看看古代是怎么给布料上色的。汉字“染”本身就藏着古老的染色秘诀:左边的三点水,说明染色离不开水;下面的“木”字,则点明了染料的主要来源——植物。用花花草草来染布,历史非常久远。
图源网络
古人衣服的颜色可一点都不少!不同朝代对颜色的偏爱也各不相同:
秦汉时代:尊贵的主色调是深沉的黑色。
唐朝盛世:服装样式多又新奇,颜色大胆又鲜艳。
明清时期:服饰色彩更为丰富,像《红楼梦》里光红色的衣服就写了几十种!
说到《红楼梦》,这书简直是了解清朝人穿什么衣服的宝库。作者曹雪芹家里就是管皇家衣料织造的(江宁织造),他对穿衣服的门道太熟悉了。“大红箭袖”、“银红纱衫”、“血点红裤子”……书里写了好多好多不同的“红”!能把红色玩出这么多花样,可见那时候染色工艺真是厉害。
红色,无疑是古人最爱的明星色!
红色怎么来的?主要靠一种植物——茜草。西汉时期就有人专门种它来染红了,《史记》记载,种十亩茜草,那收入跟一个大贵族相当!把茜草切碎煮水,加点不同的配料(比如明矾),就能染出深浅不一的各种红。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那件有名的“长寿绣袍”,就是用茜草染成的红绸做底子。
还有一种更金贵的红色来自红花(夏天开小黄花的那种草本植物)。它染出来的红是所有植物染料里最鲜亮、最正的!有诗句形容它“红花颜色掩千花”,四大名锦之一的“蜀锦”,那艳丽夺目的“蜀红锦”,红花染色的功劳非常大。
还有一种叫苏木的树,在南方(两广、云南)生长。很早就发现它的树皮煮水后也能染红。关键是,加点“调料”,它能变出更多颜色:浅红、红棕、深红、甚至紫红色!另一大名锦“壮锦”里那种饱满的赤红色,苏木是主力功臣。
颜色的讲究可大了去了:
周朝:最高贵的颜色是红,天子威仪要靠红来衬托。
秦朝:黑色成了尊贵的象征。
汉朝后期:贵族们开始追捧黄色。
隋朝以后:黄色正式成为皇帝家的专用色。
清朝:穿什么颜色直接关系到你是哪等人!皇帝穿赤黄,皇子用金黄,其他人想穿黄?除非皇上赏赐(比如大家知道的“黄马褂”)。普通老百姓穿黄衣服,那是闯大祸要杀头的!
古人的衣裳反映着那个年代的生活和风貌,从汉代的大气、魏晋的风流、唐朝的绚烂,到清代的融汇创新,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从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里,萃取出了绚丽的色彩,让衣服变得多姿多彩,也把这份多彩写进了历史。而那些富有时代感的服饰式样和饱含文化底蕴的颜色搭配,同样也反过来塑造着时代的风气。
虽然古代衣着颜色把人分出了等级差别,但每个朝代的服饰风尚都像一级台阶,共同推动着中国服饰的演进。古代制衣染色的高超技艺,以及透过服饰展现出来的人文气质,至今仍令我们惊叹不已。这份源自自然的缤纷,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