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伊始,孙莉的社交平台迎来更新,屏幕上尽是女儿黄多多的身影。刚结束海外生活的多多,计划用这个暑假陪伴在北京的弟弟妹妹。照片中,她站在房间一隅,展开双臂,仿佛撑起一片色彩斑斓的小天地——手臂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钩针编织包,有红有蓝,也有粉色,大的可以装下书籍,小的则仅能容纳一支口红,针脚细致,宛如点点星光。
这些精美的包包并非出自多多之手,而是她的奶奶一针一线亲手编织而成。老人家体恤孙女的喜爱,不知花费了多少个日夜,将满满的爱意融入到这些手工织物之中。奶奶曾在服装行业工作,因此这些包包的款式设计巧妙,配色也颇具时尚感,也难怪多多在展示它们时,眼神里充满了骄傲。
她特意选择了一条白色无袖长裙,领口设计简洁,裙摆垂至脚踝,衬托出她纤细的天鹅颈。头发随意地挽成低马尾,几缕碎发轻轻贴在脸颊旁,巴掌大的脸上表情不多,但眼神却格外明亮,既流露出少女收到珍贵礼物的喜悦,又蕴含着一种内敛的温柔。
网友们纷纷称赞她越发有气质,这话确实不假。褪去了年少时的稚嫩,多多的五官更加舒展,眉眼之间与母亲孙莉颇为相似——尤其是微笑时眼角微微弯起的弧度,以及那份淡雅的气质,简直就是孙莉的“迷你版”。
早年胡歌曾评价“母女俩长得一模一样”,现在看来更为贴切。但她身上也带着父亲黄磊的影子,沉静之中带着一股书卷气,静静地站在那里,就像是从文艺电影中走出来的女主角。
这份独特的气质并非偶然。她的家庭教育一直秉持着开明的理念,黄磊和孙莉从不以传统的“规矩”来束缚孩子。多多想要染发,他们便让她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想要打耳洞,他们也会陪伴她挑选合适的耳钉。
他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让她就读于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支持她学习钢琴、参与话剧演出,在艺术教育上的投入高达数百万。
孙莉常常反思自己的育儿方式,甚至在处理“图书馆事件”时,也首先考虑多多的想法,宁愿不公开造谣者的信息,也不愿伤害到对方的孩子。这种尊重与平等,早已深深地融入到多多的行为举止之中。
当年在爸爸去哪儿中,年仅八岁的她就懂得照顾弟弟妹妹,现在她更是成为了家中的“小帮手”。
十六岁便能独自带着弟妹旅行,弟弟坐在行李箱上配合拍照时,她总是小心地扶稳箱子;妹妹闹情绪时,她也能用简单的话语安抚好。弟弟妹妹们对她言听计从,不仅仅因为她是姐姐,更因为她身上那份超越年龄的成熟与稳重——正如何炅所说,“真是个神奇的孩子”,八岁时出演话剧就已懂得礼貌与分寸,现在更是能翻译英文绘本、为电影配音,甚至执导舞台剧,展现出过人的才华。
当然,她也曾受到过一些争议。染发、打耳洞的行为被一些人认为“过于成熟”,但她从未过多辩解,依然认真地学习、排练,安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就像这次,她珍视地展示着奶奶亲手制作的包包,那份喜爱之情,蕴含着祖孙之间无需言语的亲密。奶奶用精湛的服装技艺,将对孙女的疼爱编织进每一针每一线;而多多则特意穿上温柔的白色长裙,认真地拍照,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看,这是奶奶为我做的,我非常喜欢。”
这个暑假,她或许会带着弟弟妹妹,背着奶奶亲手编织的包包,穿梭于北京的胡同小巷,或是走进剧场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吧。这大概就是父母所期待的样子——自由、舒展,带着被爱滋养的自信,慢慢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