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化文化消费的时代,时尚与影视的跨界合作正不断创造着精彩的“化学反应”。近期,时隔二十年,《穿Prada的女王》的续集正式开拍的消息一经发布,便瞬间引爆了全球时尚圈的热情。安妮·海瑟薇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她的最新定妆照,2025年版的安迪终于与观众见面。除了安妮·海瑟薇,梅丽尔·斯特里普、艾米莉·布朗特等一众主演将悉数回归,同时新加入的刘玉玲和超模肯达尔·詹娜等人,也为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影的剧情与角色发展令人期待,经典时装剧的魅力再次在时光流转中显现。
《穿普拉达的女王》首部作品自2006年上映以来,迅速风靡全球,以时尚杂志的背景,通过幽默又犀利的叙事风格,展现了时尚圈的繁华与职场的激烈竞争。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安迪,从一个对时尚一无所知的女孩,经过米兰达的“调教”,逐渐蜕变为时尚达人。这一成长故事鼓舞了无数观众,也使得电影中的各种时尚造型成为时尚爱好者研究的典范,而由奥斯卡提名设计师帕特里夏·菲尔德精心打造的服装,更是让观众大快眼福,成为了众多时尚追随者的宝典。
如今,时隔近二十年,续集《穿普拉达的女王2》正式回归,带来了新的故事与亮点。电影的最大亮点之一是原班人马的回归,导演大卫·弗兰科尔、编剧艾琳·布罗什·麦肯纳以及梅丽尔·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等主演的再度聚首,无疑为影片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新一部作品的剧情设定更具新意:传统杂志出版业的衰落,使得米兰达的事业遭遇危机,而曾经的小助理艾米丽则摇身一变,成为了奢侈品集团的高管。这样的身份逆转必定会带来更多戏剧性的冲突与情感碰撞,安迪在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她的时尚风格又会有何变化,这些悬念也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同时,影片的时尚呈现同样成为关注的焦点。尽管影片中的时尚造型尚未完全揭晓,但从首部的成功经验以及当前时尚潮流的发展来看,本片有望再度引发一波时尚热潮。
除此之外,时尚与影视界的另一大跨界合作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英国北爱尔兰设计师Jonathan Anderson将在Luca Guadagnino执导的人工智能喜剧电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中担任服装设计师。这是他与导演的第三次合作,前两次的合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的电影《人工智能》预计由安德鲁·加菲尔德出演“ChatGPT之父”萨姆·奥特曼,通过喜剧的方式,讲述OpenAI公司内部的不为人知的故事。Jonathan Anderson的服装设计将在角色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电影尚处于初创阶段,但已吸引了众多时尚与电影迷的关注。
Jonathan Anderson在设计过程中,展现了卓越的专业素养和极具创造力的思维。他深入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的服装风格,灵感来自于二战时期的军装,并参考了画家Micha?l Borremans和摄影师George Platt Lynes的作品,准确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在为主角William Lee设计服装时,Anderson选择了米色两件套夏装,既符合角色落魄又不羁的个性,又便于角色在墨西哥城街头游荡。而Drew Starkey饰演的Eugene Allerton,则穿上了肌肉剪裁和半透明的贴身针织衫,展现出与William Lee截然不同的气质。为了更好地呈现角色的心理状态与故事发展,Jonathan Anderson与导演Luca Guadagnino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确保每一件服装都能够契合电影的整体风格与剧情需求。这种深度合作的模式,凸显了时尚设计师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也为时尚与影视的跨界合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从《穿普拉达的女王2》到Jonathan Anderson的电影服装设计,我们看到时尚与影视的联动,不仅在文化层面丰富了大众的娱乐体验,也在商业层面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文化层面,时尚与影视的结合,拓宽了时尚展示的边界,使得时尚不再局限于T台与杂志,而是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融入观众的生活;而时尚则为电影增添了美学价值,通过服装造型帮助塑造角色与氛围,使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得以提升。
此外,日本艺术家空山基(Hajime Sorayama)一直以来以其对金属质感的迷恋和科幻电影的影响为创作灵感,成功塑造了标志性的“机械姬”美学。他从1927年经典科幻电影《大都会》中的女性机器人Maria获得灵感,创作出了“机械姬”的雏形。从1978年起,空山基便开启了“机械姬”(Sexy Robot)系列的创作,这一系列至今仍然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983年,他将自己的作品整合成画集《机械姬》,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也使他一举成名。
近日,空山基的7米高“机械姬”装置作品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座装置完美融合了机械冰冷的质感与女性柔美的线条,落户深圳后,更加与当地的文化特点相融合,迅速成为了文化地标。在“机械姬”旁,另一件由青年艺术家汤杰创作的动态悬挂雕塑“流金-波”系列,也吸引了大量游客与市民前来参观。两件作品,一静一动,交相辉映,形成了深圳宝安区独特的“未来感”标签。艺术的表达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通过互动与分享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让我们重新审视艺术与城市、商业之间的联系。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激发了想象力,也推动了艺术与商业的融合。随着更多艺术作品的涌现,它们必将为城市注入更多文化活力,推动艺术与商业在城市空间中的相互辉映,让未来的城市在这些创意的照耀下愈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