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票房成绩,或许这部国际合拍片从“0到1”的突破才更值得关注。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晓天
编辑|张昊
头图来源|受访者
在张钢的办公室里,墙上满是为《猫和老鼠:星盘奇缘》(以下简称《星盘奇缘》)设计的分镜图,而整个可以容纳30人的空间内,电脑摆满了每个角落。五年来,这些电脑背后的团队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周末,而如今,电影上映后,他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假期。
这五年的电影制作过程中,张钢曾为这些分镜照片所带来的压力焦头烂额。作为导演,他一度担心整个项目会因种种问题搁浅。幸运的是,这些分镜图最终出现在了华纳兄弟与中影集团共同投资制作的《猫和老鼠》系列大电影——《星盘奇缘》中。
五年前,张钢辞去了青青树动画的职位,创办了初心映画。刚成立第一年,他便接到了华纳兄弟要制作《猫和老鼠》大电影的消息。那时,国内的动画行业尚在起步阶段,《哪吒》系列尚未问世,一切仍在孕育之中。
在张钢看来,这不仅是为公司发展带来的绝佳机会,更是展示中国动画制作实力、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舞台。他说:“过去几年,中国的动画电影制作已趋于成熟,参与的工作室也希望向世界证明我们的水平。”然而,没想到与国际顶尖公司合作的路竟如此艰难。与华纳的合作没有明确的先例可供参考,付款流程都得重新摸索,更不必提华纳兄弟的组织架构调整等突发状况。
直到电影在今年8月2日上映,张钢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即便面对网络上的“差评”,他也不再那么焦虑,尤其是当批评指向他们“圈钱”的时候。张钢解释道,网络上的这些“差评”通常针对制作周期短、品质欠佳的电影,而他们的团队五年来几乎没有休息,每个周末和假期都在为电影奋战。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让国产动画市场火爆,张钢与华纳也急于在暑期档推出《星盘奇缘》,但这意味着他们也要拼尽全力。
然而,在动画电影竞争激烈的暑期档,《星盘奇缘》并未在票房上占据绝对优势。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浪浪山的小妖怪》及《罗小黑战记2》的相继上映相比,主打“少儿”和“家庭”的《星盘奇缘》在票房上显得稍逊一筹。
尽管如此,张钢依然充满期待,“虽然一些观众对电影提出了质疑,但没人说电影质量差。如果票房理想,未来我们或许还能制作续集。”
五年来,初心映画的团队规模从最初的30人扩展到近500人,每个人都怀揣着在这个全球顶级IP上大展拳脚的梦想。从最初的片子遭遇打回,到如今获得华纳兄弟美国团队对动画表演的高度认可,这一路的艰辛,只有张钢和团队成员明白。
在张钢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项目的成功,更是国产动画合拍片走向国际的突破。杨劭靖形容这个过程为“国产合拍动画电影从0到1的飞跃”,他认为,相比票房,这种“从0到1”的努力意义更加深远。
“如今国内动画市场正蓬勃发展,未来肯定会有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合拍片出现。如果我们走通了这条路,那它的价值将更加显著。”杨劭靖说。
张钢自己则坦言:“对于我来说,只要电影上映,那就已经是成功了。”
在成立初心映画之前,张钢参与了中国第一部真正“成功”的院线动画电影——《魁拔》系列的制作。从2011年《魁拔1》的美术导演,到2014年《魁拔3》的总导演,尽管这些作品在票房上未能收回成本,但它们成为了大荧幕上首部面向青少年的“热血”动画电影,获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高度评价。《魁拔》三部曲在豆瓣的评分均超过8分。
在青青树动画期间,张钢首次接触并参与了国内动画电影工业化流程的设计。他回忆道,当时的中国动画师大多为日本动画公司制作“飞机稿”,即由日本公司提出要求,再通过飞机将画稿送回国内进行制作。这种工作流程偏向后期,而青青树动画则通过研究日本动画技术,逐步改变了这一现状。
《魁拔》系列的制作并不顺利,每部作品都面临技术上的巨大挑战。从《魁拔1》的写实风格到《魁拔2》的2D转3D技术,直至《魁拔3》在有限成本下要打造“特效大片”,张钢一直在解决各种困难。
尽管《魁拔》系列在票房上未能取得成功,但它为中国动画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包括《长安三万里》导演邹靖、《大鱼海棠》副导演裴斐和《姜子牙》导演李炜等。
然而,尽管收获了口碑,《魁拔》系列最终还是断档了。2017年,青青树动画联合创始人、制片人武寒青去世,后续影片因此无限期延期,这也成为张钢创业的催化剂。
初心映画接到的第一个大项目是与杨凡合作的短篇小说集《继园台7号》,这部影片不仅邀请了张艾嘉、蒋雯丽和吴彦祖等明星️配音,还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剧本奖”。
张钢的国际声誉因此不断攀升。他也提到,这个奖项帮助他吸引了华纳兄弟的注意,成为合作的契机。
2019年,张钢向华纳兄弟提出投拍《猫和老鼠》大电影的计划。华纳兄弟正计划借此85周年纪念推出一部面向新一代孩子的作品,并通过此举扩展中国市场。最终,张钢凭借创意剧本及国际奖项中标,开始了与华纳兄弟的合作。
为了让“猫和老鼠”融入中国文化,张钢设计了“屋脊兽”的形象,并将“汤姆猫”和“杰瑞鼠”放入中国神话的叙事框架中,获得了华纳的青睐。在几轮筛选后,张钢和团队最终脱颖而出,接下了这个庞大的项目。
面对如此重量级的IP,华纳兄弟对制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尤其是在“相似度”上。张钢和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反复修改角色模型和动画细节,以确保三维人物与原作保持一致。
这一过程中,张钢大量亲自画稿,估算自己至少画了10万张图纸。此外,为了确保动画表现符合好莱坞标准,他还参考了2023年上映的《超级马利欧兄弟》大电影,逐帧分析其中的色彩和场景设计。
尽管与华纳兄弟的合作面临诸多挑战,张钢和杨劭靖仍然认为,这段经历是中国动画走向国际市场的标志性一步。未来,他们相信,中美合拍的动画电影将迎来更多机会。
杨劭靖总结道:“《星盘奇缘》至少证明了美式IP可以交由中国团队创作一个中国故事,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合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