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行业视角出发,以《乘风2025》《歌手2025》《披荆斩棘2025》《奔跑吧》《王牌对王牌》《天赐的声音》《最强大脑》等爆款综N代为案例,剖析其通过内容创新、形式革新、嘉宾多元、互动升级等策略打破审美疲劳的路径,如户外舞台融合、技术赋能、星素结合等。同时探讨综N代创新需坚守的边界:在文化价值、道德伦理、观众接受度、商业利益间寻求平衡。指出综N代唯有在创新中守好边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综艺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综N代凭借其品牌积累与受众基础,占据着综艺市场的重要版图。然而,随着观众审美日益多元和挑剔,综N代面临着严峻的审美疲劳挑战。如何在保留经典元素的同时推陈出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行业视角出发,以《乘风2025》《歌手2025》《披荆斩棘2025》《奔跑吧》《王牌对王牌》《天赐的声音》《最强大脑》等爆款综艺为案例,深入剖析综N代避免审美疲劳的策略以及创新的边界。
综N代面临的审美疲劳困境
(一)内容同质化严重
部分综N代节目在内容创作上陷入瓶颈,缺乏创新,导致节目内容相似,模式化严重。例如,一些音乐类综艺在赛制和环节设置上大同小异,都是导师盲选、分组对抗、淘汰赛等常规流程,缺乏新意;一些户外竞技类综艺也只是在游戏项目上进行简单调整,无法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这种内容的同质化使得观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对节目失去兴趣。
(二)嘉宾阵容固化
综N代节目在嘉宾选择上往往倾向于邀请有知名度和话题度的明星️,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观众,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嘉宾阵容固化。观众对于熟悉的嘉宾面孔和表现方式逐渐失去新鲜感,难以激发他们的观看热情。而且,过度依赖明星️效应也会掩盖节目的内容价值,使节目沦为明星️的个人秀场。
(三)观众需求变化快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观众的娱乐选择日益丰富,审美水平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对于综艺节目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性,更希望节目能够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引发情感共鸣,满足精神需求。如果综N代节目不能及时洞察观众需求的变化,就很难留住观众的心。
爆款综N代的创新策略剖析
(一)《乘风2025》:户外舞台与多元议题融合
《乘风2025》进行了大胆创新,打破以往棚内录制模式,首次将舞台搭建在户外,以“三十而历,天地她行”为主题,与30位全年龄段女性♀️嘉宾走进不同的自然风光之境,共同开创“乘风音乐节”。这一创新举措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将女性♀️成长与自然力量深度融合,展现了一场从女性♀️关怀到人文探索的成长之旅 。
在海南陵水的“心路”寻找初心——“脱下礼服的时刻”,在昆明石林的“山路”突破极限——“背起行囊的时刻”,在玉溪抚仙湖的“花路”绽放魅力——“牵起她手的时刻” ,以及雄安新区、新疆和田两站展现的不同魅力时刻。通过走向户外的独特体验,节目鼓励所有女性♀️“多一种经历”,以引吭高歌的姿态勇敢逐梦、实现自我。同时,节目内容不再局限于舞台竞演,还深入探讨女性♀️成长、情感、职业发展等多元议题,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二)《歌手2025》:技术革新与赛制升级
《歌手2025》持续在音乐综艺领域引领创新。本季节目的歌手阵容以年轻化为亮点,首次将00后歌手纳入核心阵容。这种节目制作策略不仅契合Z世代占全球流媒体消费67%的市场现状,更通过突出新生代歌手的差异化表达,成功打造年轻音乐人的成长舞台,有效缓解了华语乐坛的“断层焦虑”。
歌手们所演绎的歌曲,或采取经典改编模式,或选择先锋实验思路,搭建起不同年龄层观众的交流空间。新生代歌手演绎歌曲时,编曲融入摇滚、电子、音乐剧等流派元素,更容易在短视频平台发酵与传播;而中生代歌手演绎《将进酒》《长路漫漫任我闯》等作品,也实现传统与潮流的融合。不同代际歌手同台竞技,既延续了节目专业性,又凸显了音乐综艺的传承与创新。
本季节目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实现显著突破,打造了全新的沉浸式视听体验。芒果TV首次开放4K超高清直播,围绕“全民陪看”“全民导播”“全民预测”“全民围观”四个维度,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多渠道,实现互动方式的迭代升级。直播采取“横竖机位融合、大小屏互联、线上与现场互动贯穿”的形式,现场500位大众听审化身“虚拟座席”,在线上App直播间呈现。线上用户进入“云入场”模式,即可了解现场听审团的实时情绪及投票动态。
(三)《披荆斩棘2025》:嘉宾多元化与价值升华
8月8日,芒果TV全景音乐竞演节目《披荆斩棘2025》开播。由28位男性♂️嘉宾组建而成的七支战队,汇聚了被观众喜爱的时代男声、历经荆棘的湾区之声、初成长的先锋摇滚、不散的前限定团体、不屈内核共振的江湖世代、无限可能的限定混搭,以及热血敢闯的乐坛新生组合,在同一竞技场上,老将不退场,新人不设限,在“共生”中成就彼此,在“共战”中放胆突破。
(四)《奔跑吧》:主题创新与互动升级
《奔跑吧》作为一档长寿的户外竞技综艺,一直注重主题创新。节目紧扣社会热点和时代脉搏,将环保、公益、文化传承等主题融入节目内容,使节目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意义。在任务设计和游戏玩法上不断创新,如增加团队合作的复杂性、引入科技元素等,提升节目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节目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观众进行互动,设置线上投票、互动游戏等环节,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增强了观众的粘性和参与感 。
(五)《王牌对王牌》:内容多元化与情怀营销
《王牌对王牌》在保持搞笑娱乐核心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内容边界。节目不仅有经典的游戏环节,还增加了影视IP联动、音乐表演、文化科普等多元化内容。通过邀请热门影视作品的主创团队,进行剧情重现、角色互动等环节,引发观众的回忆和共鸣 。在情怀营销方面,节目经常设置怀旧主题,如回顾经典综艺片段、邀请老牌艺人等,勾起观众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增强观众的情感认同。
(六)《天赐的声音》:音乐创新与公益结合
7月4日,由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推出的大型音乐励志类综艺节目东阳光鲜虫草《天赐的声音》第六季迎来收官。25位音乐人齐聚湖北宜都,与观众一起完成了这场难忘的“巅峰演唱会”。这不仅是一场本季的告别演出,更是一场仪式感满满的“告白”:唱给音乐,唱给舞台,唱给伙伴,更唱给一路陪伴的观众。
随着“巅峰演唱会”落幕,《天赐的声音》第六季用实力与诚意交出一份动人答卷。本季以“天赐之音,鲜声绽放”为主题,从艺人阵容到节目形式再到公益合作,全面升级。本季节目不仅在内容上“耳目一新”,也在社会价值表达上迈出一步。《天赐的声音6》联合“Z公益”平台与东阳光鲜虫草,共同发起音乐公益计划,为藏区儿童搭建音乐梦想的起点。品牌不仅是节目背后的支持方,也是公益实践的直接行动者。
(七)《最强大脑》:内容专业深化与科普拓展
《最强大脑》走到第N季,在保持科学竞技核心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专业深化。节目邀请了更多领域的科学专家参与,设置更加复杂和专业的挑战项目,展示人类大脑的极限能力 。同时,注重科学知识的科普拓展,通过嘉宾解读、动画演示等方式,向观众普及大脑科学、心理学等知识,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比赛的同时,也能学到实用的科学知识,提升节目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
综N代创新的边界探讨
(一)文化价值边界
综N代节目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坚守文化价值底线,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综艺节目的灵魂,任何创新都不能以牺牲文化价值为代价。一些文化类综艺,如《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创新的节目形式,将传统文化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然而,如果在创新过程中过度追求娱乐性,对传统文化进行恶搞、歪曲或过度消费,就会破坏文化的严肃性和传承价值,引发观众的反感。例如,某些节目在涉及传统文化元素时,为了制造噱头,随意篡改历史事实、曲解文化内涵,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文化的尊严,也降低了节目的品质。
(二)道德伦理边界
综艺节目的内容和行为应该符合社会道德伦理规范,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嘉宾选择和节目内容设置上,要避免出现低俗、暴力、歧视等不良行为和价值观。一些恋爱类综艺在嘉宾互动中,出现了过度亲密、言语不当等问题,引发了社会争议。
而像《爸爸当家》这样的节目,通过展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传递了家庭责任感和正确的育儿观念,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综N代在创新时,要时刻关注道德伦理边界,传播正能量,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观众接受度边界
创新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在满足观众求新求变心理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创新导致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一些综艺在创新过程中,引入了过于复杂的概念和形式,虽然在业内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却让普通观众感到困惑和迷茫,导致收视率和口碑不佳。因此,综N代在创新时,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把握好创新的节奏和程度。例如,在节目模式创新时,可以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收集观众反馈,再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创新能够被观众所接受。
(四)商业利益边界
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商业利益密切相关,但不能过度商业化,影响节目质量和观众体验。广告植入是综艺节目的重要商业收入来源,但如果广告植入过于生硬、频繁,就会破坏节目的连贯性和观赏性。一些综N代在节目中巧妙地将广告与节目内容相结合,通过创意的广告形式,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自然地接受广告信息,实现了商业利益与节目质量的平衡。同时,在创新过程中,也要避免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盲目跟风热门题材,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最终损害整个综艺行业的利益。
综N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避免观众审美疲劳,就必须坚持创新。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嘉宾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和情感共鸣。在创新过程中,要明确创新的边界,坚守文化价值、道德伦理底线,充分考虑观众接受度和商业利益平衡。只有这样,综N代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综艺行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