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小区里几个阿姨聊天,张姐摸着自己脖子上褪色的红玛瑙项链叹气:“年轻时戴这些挺好看,现在咋越戴越显老气?”李姨也接话:“我上周买了个大花朵耳环,老伴说像唱戏的,气得我直接塞抽屉了。”
其实啊,谁不想戴点首饰提提气质?可上了年纪才发现,首饰这东西,戴对了是“画龙点睛”,戴错了就是“雪上加霜”。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上了年纪的姐妹,到底该怎么挑首饰才不土气?
这4种首饰,戴上直接拉低气质先说说我自己踩过的坑。去年逛夜市,看人家卖那种透明亚克力耳环,粉粉蓝蓝的,想着配连衣裙👗肯定甜。结果戴上一照镜子——天,那塑料感比超市塑料袋还明显!亲戚来家里玩,第一句话就是:“这耳环挺便宜吧?”当时我脸都红了。
后来才明白,塑料感、亚克力这些材质的首饰,真的碰不得。材质本身就廉价,戴在身上像小学生过家家,根本撑不起咱们这个年纪的气场。更别说有些戴久了还会发黄、变形,摘下来耳后都是黑印子,看着就闹心。
还有做工粗糙的首饰。我妈有条金项链,戴了两年接口处都磨得发白,吊坠的花型也磕得坑坑洼洼。她舍不得扔,说“金子值钱”,可每次出门,别人看她脖子的眼神都不对——不是看项链,是看“这链子咋这么旧”。做工粗糙的首饰,就像没熨平的衬衫,细节处的毛边、褪色,直接暴露了品味。
再说说设计夸张的。我表姐过生日,她闺女送了对鸽子蛋大的水钻耳环,晚上去饭店吃饭,那闪得啊,隔壁桌小孩直盯着喊“星星”。表姐倒是开心,可回家路上我悄悄说:“姐,这耳环平时戴太扎眼了,像演小品的。”她叹气:“我就想显得精神点,咋就过了呢?”
量感太大的首饰,真不是谁都能驾驭。咱们上了年纪,穿衣讲究的是“稳”,首饰一夸张,整个人的气质就被带偏了,像强行装嫩,反而显老。
最要命的是颜色太艳的。我婆婆有个金镯子,粗得能当凶器,她逢人就说“实心的,花了三万多”。可她皮肤黄,戴那镯子,脸显得更暗了,有次跳广场舞,旁边阿姨说:“大姐,你这镯子真金贵,就是衬得脸有点黑。”婆婆回家就摘了,到现在还搁首饰盒里。
黄金、红玛瑙这些颜色艳的首饰,看着贵气,其实特别挑肤色。皮肤白的戴了是“贵妇人”,皮肤黄的戴了就是“暴发户”,尤其是咱们上了年纪,皮肤没年轻时透亮,戴亮色首饰真的容易显土。
会戴的女人,都悄悄选了这3类那到底该咋挑?我观察小区里那些看着特别优雅的阿姨,发现她们的首饰都有共同点。
首先是“小而精”。王阿姨总戴一对珍珠耳钉,米粒大小,泛着淡淡的光泽。有次我问她:“阿姨,你这耳钉咋看着这么舒服?”她笑:“大的显累赘,小的才衬人。” 对啊,上了年纪,首饰不是“越大越美”,是“越精致越美”。小项链、细手链、耳钉,这些小巧的首饰,戴在身上像藏了颗小星星,不张扬却有味道。
然后是“冷色调”。李奶奶有串白珍珠项链,她说是结婚时姥姥送的,戴了四十年。她皮肤有点黄,可那珍珠一衬,脸都白了两个度。她说:“黄金太扎眼,珍珠柔和,跟咱们这年纪搭。” 冷色调的首饰,像珍珠、银饰、钻石,颜色柔和不抢戏,还能『提亮肤色』,特别适合咱们这种“黄皮星人”。
最后是“百搭款”。陈阿姨有条细银链,配衬衫、毛衣、旗袍都好看。她跟我说:“年纪大了,没必要买花里胡哨的,基础款最实用。” 对呀,那些带大花、碎钻、复杂雕刻的首饰,看着花哨,其实难搭配。反而是简单的款式,日常出门、走亲戚、参加聚会都能用,性价比高还显品味。
记住这2个小技巧,首饰才能为气质加分光会挑还不够,咋戴也有讲究。
第一,风格要和气质统一。咱们小区刘老师,平时穿旗袍、盘头发,总戴翡翠镯子,那叫一个“人镯合一”。可前几天她戴了对朋克风的金属耳环,我差点没认出来——跟她温温柔柔的气质太不搭了。首饰是“第二张脸”,得跟自己的性格、穿衣风格配套。温柔的选珍珠,大气的选翡翠,低调的选银饰,别硬凹不适合的风格。
第二,数量别太多。上周参加同学会,有个老同学戴了项链、手链、耳环、戒指💍,浑身上下叮当作响。大家私下说:“她这是把首饰盒戴身上了。” 真的,首饰戴多了像“堆货”,反而没重点。一般来说,选1-2件就够了。比如戴了项链,就别戴大耳环;戴了手链,戒指💍选细的就行。
你有过戴错首饰的尴尬吗?其实啊,咱们上了年纪戴首饰,图的不是“多贵”“多闪”,是“舒服”“得体”。就像王阿姨说的:“首饰是给人加分的,不是让人议论的。” 我现在慢慢明白,挑首饰就像选朋友——不用多,不用贵,合心意、衬气质,才最难得。
姐妹们,你们有没有过戴错首饰的尴尬?比如买了夸张耳环不敢戴,或者塑料项链戴出门被笑话?也来说说你们的“血泪教训”,或者分享下“戴对首饰被夸”的开心事!毕竟,变美这条路上,咱们得互相支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