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咪佳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近日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幕。
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CIPB)创办于2003年,是目前中国最高规格的海报设计竞赛,也是国际平面设计领域备受关注的海报类竞赛和展览之一。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以“时代褶皱中的设计哲思”为坐标,辐射☢️数字技术浪潮席卷的时代下,信息爆炸、人工智能、文化交融、生态危机等多重话题,并透过这些话题,叩问人类的存在与本质。
由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和BAC艺术社区共同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开幕仪式启动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为本次双年展题写贺词,以季节为脉络,凝练勾勒国际海报双年展廿二载的发展脉络与时代使命——
海报双展廿二年,
一图一息视飞旋。
风来春梦A I 暖,
云去『夏雨』毕业天。
晚秋高歌新时代,
冷冬热盼原体验。
总说暑气难消散,
潮涌钱江直向前。
首联点明双年展廿二年积淀,以“一图一息”展现海报作为视觉语言的瞬时与永恒;颔联以“春梦AI暖”喻技术革新与人文温度的平衡,“『夏雨』毕业天”则体现以展促教的育人理念。颈联中“晚秋高歌”象征设计行业成熟期对时代的呼应,“冷冬热盼”传递出在技术浪潮中对原始体验的坚守。尾联借“钱江潮涌”之喻,既呼应杭州弄潮儿精神,又暗合双年展永立潮头、推动设计生态发展的坚定姿态,完整呈现从技术探索、人才培育到本源回归的行业生态图景。
展览现场。图源:中国美术学院
本届双年展共收到来自全球30个国家与地区的846位『设计师』投送的2017件作品,送展作品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与蓬勃的创作活力。经过国际评审团严谨、多轮的评审,最终172件作品脱颖而出,构成此次展览的核心图景。
这些作品不仅是视觉的创造,更是思想的结晶——它们以图像为语言,以形式为载体,穿透浮华喧嚣的表层现实,潜入设计的幽邃内核:既是对存在困境的理性回应,也是对未来图景的感性书写;既是符号系统的解构与重组,也是技术与人性之间共生关系的深度探索。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是“解决问题的诗学”。它以理性为骨,以感性为魂。比如,一件关于和平主题的海报,『设计师』以蓝色为背景,营造出冷静的理性氛围,画面被二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强烈符号——“对话”气泡所占据,左上角的逗号如同对话的开端,暗示交流的起始,右下角的红色手枪象征暴力与冲突。海报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呼吁人们摒弃武力,以对话为桥梁,构建和谐、和平的未来。这种“诗性逻辑”,使设计超越功能主义,成为连接理性与情感的桥梁。
设计的终极意义,在于“连接”。它连接过去与未来,让传统工艺在数字语境中重生;它连接个体与集体,让个人的情感共鸣成为公共议题的起点;它连接人类与自然,让生态危机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可触的体验。正是在这种连接中,设计超越了工具性,成为构建文明共识、推动社会进步的温柔力量。
开幕式当天下午,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学术报告厅还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设计论坛”,陈正达、申海钰、申东爀、刘钊、新村则人和Yvo Hählen伊沃·哈伦分别发表主题演讲。论坛由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执行主席吴炜晨主持。
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18日。
部分获奖作品欣赏
“文化海报”金奖 匿名的山水 不亦乐乎BY-ENJOY 中国
“公益海报”金奖 阿尔兹海默症 刘伟 中国
“商业海报”金奖 记忆为核——千禧一代的“怀旧技术”与“技术怀旧” 陈章乐逸、吴庆轩 中国
展讯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