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5日,苏富比拍卖行以54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了史泰龙的百达翡丽6300G腕表。这款表最初由苏富比描述为“单封”,也就是腕表的塑料封套从未被拆开过。史泰龙在视频中也明确表示,腕表是单封状态。然而,最终成交的价格引发了不少话题,有传闻称史泰龙因此赚了约200万美元💵,而百达翡丽则因此拉黑了史泰龙。
这一事件原本看似就此平息,但著名表友PEREZCOPE于2024年10月11日发文,提出了质疑,称史泰龙所送拍的这款6300G并非真正的单封,而是伪造的。PEREZCOPE列出了三点主要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
首先,据PEREZCOPE透露,有知情人士向他透露,这款史泰龙的6300G最初是在纽约WEMPE拍卖行成交的,且有史泰龙现场开封的照片。然而,PEREZCOPE并未在文章中提供这些照片作为证据。其次,苏富比现在已经删除了关于该表是单封的描述以及相关照片。PEREZCOPE表示,这是因为百达翡丽在看到这一消息后迅速介入,要求苏富比撤下相关信息,但此后双方并未公开对此事进行澄清。最后,PEREZCOPE展示了一个标准的单封袋的照片,并指出史泰龙的“单封袋”并没有标签、条形码等标识,且袋子本应为完全封闭状态,显然不符合标准。PEREZCOPE推测,这个袋子更像是换表带后的包装袋。
在国内二级市场,单封腕表通常代表着一个溢价概念。我原本理解的是,尽管百达翡丽在2017年曾发函要求经销商售出腕表时必须销毁塑料封袋和纸盒,但在国内二级市场,仍然可以看到所谓的“单封”或“双封”腕表。这些表往往来自2017年之前,或者是来自超级VIP客户。尽管如此,伪造单封的现象并不罕见。
事实上,同款表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差异可以非常大,单封和非单封的价格差距可能高达几万甚至上百万。如此巨大的利润诱惑下,市场上难免有人会将已经封装过的腕表重新包装成单封以提高售价。
然而,有一位资深前辈张三曾告诉我,在内地市场,根本不应该有单封的概念。“单封最早是由香港的表商提出的,用来误导内地的高端买家,让他们觉得内地市场上的百达翡丽没有袋子,因此不算原装。”他说,实际上,内地市场的金属和鳄鱼皮制品的过关流程与其他商品有所不同,因此在过关时,原装袋子会被拆除。
根据这位前辈的看法,市面上现在出现的单封或双封百达翡丽,要么是后期加封的,要么是走私货,二者选其一。
这一切都透露出背后的市场复杂性,单封作为一个溢价概念,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