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和抑郁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抑郁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生活压力、挫折或负面事件引发,表现为情绪消沉、兴趣减退或精力不足。这种状态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自我调节、社交支持或环境改善缓解。虽然抑郁情绪属于正常心理反应,但如果长期存在则可能发展为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需要医学干预的精神疾病,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为核心症状。诊断需满足症状持续2周以上且伴随社会功能损害。典型表现包括睡眠紊乱、食欲改变、注意力下降、自责或无价值感,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意念。抑郁症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等因素相关,治疗通常包括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以及心理治疗。
抑郁情绪的持续时间较短,且与应激事件相关,事件解决后情绪多能恢复。相比之下,抑郁症症状至少持续2周,部分患者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并可能反复发作。如果抑郁情绪持续超过1个月并影响工作生活,应考虑是否已发展为抑郁症。
抑郁情绪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轻,个体通常仍保留部分愉悦感和行动力。而抑郁症患者可能完全丧失兴趣,出现躯体症状如疼痛、消化紊乱,甚至无法完成洗漱等基础活动。重度抑郁症还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属于精神科急症。
对于抑郁情绪,可以通过运动、倾诉、调整认知等方式缓解。但抑郁症需规范治疗,轻中度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重度需联合药物治疗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适用于难治性病例,所有治疗方案均需由精神科医生评估制定。
区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需结合持续时间、功能损害及症状维度综合判断。若情绪低落伴随早醒、体重骤降或自杀念头,应立即就医。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适度社交和阳光照射有助于情绪调节,但切勿自行使用抗抑郁药物。抑郁症患者需家属监督服药并定期复诊,社会支持对康复至关重要。